专家:股市市场化不如菜市场 改革创牛市完全胡说 请看博讯热点:股市危机
(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3月22日 转载)
“用信心、信任或者信念去提振股市,或者为改革创造牛市等等的说法,完全是胡说。”
 (图片来源:REUTERS)
蒸发五万亿的股灾所带来的恐惧和痛苦似乎正在慢慢消退,系列好消息接踵而至,上证综指势探两个月高位。
中国领导层已经定下了富有雄心的增长目标,并允许银行放松资金,央行行长呼吁以强有力的资本市场解决高负债率的问题,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将注册制无限期推后,为券商提供两融交易资金的中证金也重新开始发放贷款。
然而,学者们指出,中国的股市的缺陷仍在,只有解决了问题,股市才能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姜国华周一在一个论坛上说:“很明显,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如菜市场。谁可以卖股票、价位多少可以动等等都有严格规定。这和市场规格是不相符的。”
姜国华说,中国股市中许多出发点良好的规则,包括涨跌10%即告停板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规定,实际上都事与愿违。
“用信心、信任或者信念去提振股市,或者为改革创造牛市等等的说法,完全是胡说。”姜国华指,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金融理论。
中国的上一轮牛市始于2014年末,当时,政府和官方媒体都开始鼓吹“改革牛”,但由于没有基本面支撑,膨胀的股价在2015年夏季崩塌,数以万亿计的财富被蒸发,投资者的信心也被震碎。
北京大学金融系教授刘俏在同一个论坛上说:“去年,政府一厢情愿地试图引导政策预期,结果大家有目共睹······资本市场不能被当做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如果这样做),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刘俏认为,中国证监会仍然将股市指数视为监管行动的目标,而不是将“良好的市场体系”视为目标。
刘俏说:“在我看来,如果他们忽视这一点(基本市场体系),无论谁当主席,无论谁管股市监管,无论用什么政策,他们都只是缘木求鱼。”
去年,中国政府对于股价暴跌的响应行动包括借出国家基金给券商,以买入股份;拘捕券商高管,指他们涉嫌内幕交易;暂停新股发行,以减少市场上的新股供应;禁止大股东抛售股票;以及,在今年1月,启动熔断机制,但又迅速叫停。
中证监不受欢迎的前主席肖钢被银行界老将刘士余取代。本月早前,刘士余上任后的第一个公开记者会上,他清楚表示,已被议论纷纷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暂时不会推出,当局也没有计划撤出“救市”资金。
有关中国股市应该承担更多,以帮助整体经济转型的新说法开始升温。
根据中国央行披露的演讲文字记录,行长周小川在上周末的中国发展论坛上表示,由于中国的融资以“有一定宏观风险的”债券为主,对于中国而言,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是“加速资本市场发展”,这样,更大一部分的国内家庭储蓄可被导入股市,以降低负债率和债资比。
本周一,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一份公开报告中写道,要达成上述目标,中国政府在管理股市上的“家长式作风”——即由政府来审批新股发行申请和控制新股供应量的做法——就要有根本性的改变。
李迅雷写道:以保护小投资者和维护市场稳定为名,政府规管股票发行、引导发行价、管控股票供应量。由于监管方没有胆量开放股权融资······中国要提升股权融资的比例并不容易。(南早报道)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011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