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广明:前特首曾荫权涉贪案回响凸显港人心灰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0月08日 转载)
(退休公务员 吴广明)

■前特首曾荫权涉嫌公职人员行为失当,日前被正式起诉。资料图片
10月5日,前特首曾荫权正式被控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这两天在网上看到很多热烈的回应,看得出一般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法治仍然感到很灰,主要就是将事件提升到中共权斗,更有人指是梁振英的政治操作,更指他是为了连任而先发制人。笔者并不完全认同,或许是对于一些国情的看法较为肤浅,但港人的反应完全不像过往的港人,更令人忧心。
笔者并不是法律界人士,只是前纪律部队人员,在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有留意公务员犯法的案件看到,过去有很多公务员尤其是高官都会被告这条罪名,经过2007年的修法,特首是免于被控《防止贿赂条例》第三条有关收受利益的罪名,所以就控告这条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终审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国能在三年前曾建议将法例修回,但到今天还未做到,意味着未来日子,特首将也未必会就收受利益而被检控。就这一点,很多香港人还未知道。
易令人想到有政治考虑
记得很多年前,高级警司冼锦华曾经被控多项收受利益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最后,冼锦华于收受利益方面的控罪上诉得直,但被控行为失当罪判囚两年。看得出这条行为失当罪所控告的层面是很广。正在监狱服刑的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在发出酒牌时被告的前警司黄冠豪等,被控入狱都涉及这条罪。
今次曾荫权案的检控期可能是破了香港的纪录。不要少看这一点,因为香港人有无限的想像空间,记得当年冼锦华都调查很久才落案,但是不同之处是当年没有将案件长期留在律政司手上。若果不是看到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近日又在电视新闻出现,大家真的差点忘记曾荫权案。
不知哪一年开始,香港人对律政司司长渐渐失去信心,可能是因为多个案件留在他的手上时间较正常的长,又可能近一年来有关占领的案件入罪率相比之下是较低,以致市民对律政司的检控把关有所微言。根据过往的工作经验,很多政府部门要向一些人士进行刑事检控,会先向律政司听取法律意见作检控的决定。而梁振英更向公众宣布曾荫权案是由律政司司长作决定,反而让大家就想到有政治的考虑。
今天香港人对法治失却信心,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最近的七警案件,大部份香港市民是对律政司有所质疑,七警已经被捕差不多一年,还等律政司的法律意见,案件据知道是送到外国寻求法律意见,看在市民心目中,觉得是拖延,让七位警务人员在支薪情况下停职。当然,这未必一定是想像中的真相,但是,你怎样说服香港人呢?
还有一点就是公务员的廉洁问题,一般公务员连搭顺风车,上司向下属借钱,租回领取房津的房屋等,都会被控触犯《防止贿赂条例》,因此,香港的廉洁程度,可以算是世界知名。很多网友都表示对香港失却信心是因为自从回归之后,很多事件都像脱离了香港在廉洁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由于担心殖民地时期的廉洁有可能被赤化,没有人想恋殖,但你教人怎么不想去赤化呢?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4611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