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子轩:台中美三边角力 蔡英文如何维持现状? 请看博讯热点:台海之争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6月22日 转载)
(独立研究员 徐子轩)

■台湾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本月初访美时提出两岸关系要维持现状。资料图片
月初台湾民进党籍总统候选人蔡英文造访华府,向美国(以及世界)阐述她的参选理念。当中最受人注目的当属两岸关系,这也是当年蔡英文落选的主因之一。有过上次教训,蔡英文的论述渐向中间靠拢,故而主张「维持现状」(Status quo)。据称这种说法获得了华府高层的认可,但同时受到来自共产党、国民党,以及部份民进党人士等的质疑。究竟什么是现状?台湾的维持现状是维持美国或中国的现状吗?如果是前者,急切完成强国梦的北京怎能维持现状?如果是后者,转向亚太权力平衡的华府又该如何维持现状?
让我们先从维持现状的定义谈起。所谓维持现状仅是一种「维持对我有利现状」的遁词,因为世界政治的动态,会让所有的现状基于自我本位而相互牴触。哈佛大学的中国专家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教授,过去曾就中国是否为「维持现状」的国家发表过一篇著名论文,他提出五个标准检视中国行为,认为非维持现状国家有着下列征象:第一,极少参与能够约束行为的国际机制;第二,即使参与,它仍没有接受社群规则,且意图打破;第三,它可能参与并遵守规则,但等待机会改变规则,甚至将破坏机制的初衷;第四,明确倾向于对国际体系中的物质权力进行再分配;第五,其行动主要是为了实现权力分配,军事力量被视为是一个重要工具。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这五个标准来审视台湾。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极少能参与国际建制,然而,台湾仍热切期盼融入国际社群,像是过去台湾曾试图以中华民国或是台湾为名,加入以主权国家为会员资格的世界卫生组织,均未能成功。在马政府上任后,获得北京默许,得以中华台北作为观察员列席,台湾人民也只能暂时接受。但若有机会能够更改名称,相信多数台湾人民都会赞同用「名副其实」的地位参与。另外,基于和平外交原则,台湾并不热衷于军备竞赛,例如在南海海域的主权争议、渔权纠纷,即便军力胜过越南或菲律宾,台湾仍愿采取外交手段折冲,除了危机管控外,亦趁机凸显台湾的存在。林林总总均显示,台湾是有目标的维持现状。
台中美关系是三边角力
而国家元首,很大程度上是反映该国的民心所向。台湾人民想维持现状,那么总统当然只能从善如流。有趣的是,在蔡英文此次华府演说中,各方多聚焦于维持现状四字。事实上这是完全见树不见林的狭隘视野,需知台中美永远都是三边关系,永远都是三边角力。仔细观察她的发言,便可知蔡英文仍然无法忘怀当年被污蔑的台湾共识说,如她再度提到「领导人在决策时,必须考量社会的共识,台湾内部已有了广泛的共识,就是维持现状」,这段话确实是说给美国听的,但后面还有一些话是分别说给台湾与中国听的,必须适度理解。在台湾的受众方面,她主张「最重要的······将会强化民主机制,确保人民的未来选择权」;在中国的受众方面,她宣称「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如此,台湾的战略就非常明显,以民意与宪法有攻有守、对华府和北京不亢不卑,这才是真正的维持现状。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6113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