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则奋:后政改需要运动新方向 请看博讯热点:占领中环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6月11日 转载)
(时事评论员 黎则奋)
距离政改方案表决不足一星期,以最新的情况而言,否决方案机会压一,在最后一刻出现政治突变如中央大幅让步或部份泛民议员转軚的机会微乎其微,民意亦不会有戏剧性的转变。
根据三间大学进行的滚动民意调查最新结果,显示支持和反对政改通过的民意均为42.8%,正反双方意见已经扯平,不相上下。何况我早已说过,以固网电话为唯一抽样调查对象,结构上基本有利亲政府的民意,所以真实的情况,应是反对政府通过方案的民意占多数。
大局既定,政改方案否决后,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动荡场面。因此,支持否决假普选方案的民众,虽然应该参与本周日的表态大游行和其后的滚动式集会,支持反对派议员一致否决方案,但对民主运动的长远发展而言,现在也应该是思考和讨论后政改运动策略的时候了。
事实上,一直操盘的中央在习近平的指令下,已经作出部署,有所行动。由汤家骅牵头率先出台的民主思路,相信就是按王光亚区分要坚决斗争的强硬派和可以沟通的民主派策略下获得中央「祝福」的新民主力量。与此同时,据知中联办已向其统率的同乡社团联会发出讯息,要求大家为政改方案被否决和年尾的区议会选战作好准备。
梁任内难再推政改
情况越来越明显,习近平在政改最后阶段提出支持政改民意必须达七成才收货的指令,项庄舞剑,旨在沛公,针对的不是反对派,而是负责政改的各个单位,包括港澳办、中联办和689政权,只要循名责实,要求政治问责,一定有人要承担政治责任。这就是习近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斗争法宝。被外访的梁振英说政改方案否决后特区政府的Plan B就是不会重启政改,只会集中精力处理经济和民生问题。他没有说错,却不是全部事实,因为他在任内一定不会再获中央授权启动政改,正如整个政改过程,他都被架空,大权旁落。重启政改一定是下届行政长官的权力和责任,与梁振英无缘,表示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会和不可连任。
在无法通过「一人一票」假普选增加行政长官的认受性和威权下,中共要改善特区政府管治质素,除了要修补与泛民的关系外,最实际有效的做法就是清洗「瘀血」,将土共和建制派的废物踢走,由实干的精英接任,未来的区议员和立法会选战,将会见到端倪。
相对而言,反对派仍然陷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民间的群众空有政治热情,却缺乏论述,对未来民主运动的发展,茫然不知所向,缺乏认真讨论。六四维园烛光集会上年轻人焚烧《基本法》,惹来建制派以至民主派阵营极大责难和争议,殊不知歪打正着,正好为刻不容缓的政治辩论掀起序幕。
烧《基本法》被认定为否定一国两制,民主运动失去了法理依据,唯一出路就是革命和独立。有人主张修宪,但修宪的前提,就是坚持一国两制,承认《基本法》,因为只有人大才有修宪的法律地位和权力。有人提出全民制宪,却未说请楚是港人独立后自行制宪,还是与中共重新谈判,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由港人自行制宪。陈云提出的城邦论,并未要求推翻中共,只是主张中港区隔,要求城邦自治,最理想就是中共让出大珠三角由港人管治,扩大城邦版图,建立大中华邦联。不过,形形种种本土主义论述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清楚界定香港人的身份,一涉及法律定义,又不能舍弃《基本法》,否则顿失依据。
最大的问题是,无论修宪、全民制宪、城邦自治,甚至所谓革命建国,谁来代表明显二分天下的七百万港人与中共周旋?政改否决后,下届行政长官再由现行一千二百人组成的小圈子选举产生,没有民意授权,理论上不能代表港人与中共谈判。但在野的反对派如果不能团结一致,在民间建立代替政治力量,例如组织影子政府,也就只能停留于体制内(参加议会选举)和体制外(街头示威游行抗议活动,包括被过份神话化的所谓直接行动)斗争,跳不出雨伞运动前的旧框框,对群众根本不会有实际的号召能力。
没有运动理论,就没有运动。上述问题极待探讨,否则看不到本港民主运动的前景。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6312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