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广德:香港三跑全球最贵之谜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3月26日 转载)
自从上周特首会同行政会议拍扳通过机场第三条跑道工程后,漏洞愈揭愈多:原有双Y形客运楼被静悄悄削去一半,机管局隐瞒项目经济评估和投资内部回报率,梁振英婉转承认空域冲突未解决而只能对内地政府「信住先」。究竟这项本港有史以来花费至巨的基建项目,还有多少未见光的内情?
机管局预计三跑项目投资1415亿元,数目大得超乎一般人想象,脑海只会泛起很多个「零」,认清真相的最佳方法莫如比较国际上同类项目。
要解开谜团 须从三方面入手
当今国际机场加建跑道项目较可比的有3个:澳洲布里斯班市、加拿大卡加利市和广州白云机场。这3个机场都是新增一条跑道和配套设施,布里斯班的新跑道长3300米,卡加利4270米,广州和三跑一样是3800米。以总造价而论(以下全以港元计),三者分别为80亿、124亿和235亿,香港三跑所需的1415亿约为它们平均造价的10倍。若以跑道建成后每年新增航班起降能力计算,该3个项目平均每新增一次起降能力需投资8万元,香港三跑则需71万元,而这是假设没有空域限制,百分百达到设计能力的最理想状态。
为何三跑造价全球最贵,效益全球最低?众所皆知,澳洲和加拿大是工资高物价贵的发达国家,所以三跑全球最贵的谜团不能单以各地工资物价不同而敷衍过去。要解开谜团,须从三方面入手。
一、地理环境超极限——4个项目中唯一需要填海造地的工程是香港,光是从珠三角购入和运输海沙已经用去庞大资金,再因为对海洋生态的破坏,要用上复杂的填海技术,还要用最昂贵科技满足环评许可证所列出的几十项附加条件以减少空气、噪音、碳排放等种种污染。这除了说明本港地理条件不利于兴建大型基建外,更说明我们已推到环境承载力的极限。这犹如面对一个在10几年前拿了奥运金牌的跳高选手,你逼他再跳高1公分,不但是挑战极限,更容易受伤。三跑的天价是其他城市的10倍,正是反映了工程难度和对环境生态避无可避的伤害。
二、工程能力超负荷——从前特首曾荫权提出兴建十大基建至今,项目超支延误已成常态,估计总超支额逾1600亿元。这是清晰不过的系统失误警号,证明本地工程能力无法承担政府硬推的工程量,可是梁振英班子依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三跑工程量是高铁的两倍以上,必受同样问题困扰,负责预算的机管局为求自保必然报大数,承建商为了减低风险必定抬高投标价,如此恶性循环,最终由市民埋单。
三、独立王国自把自为——运房局委托机管局全权负责三跑工程,成立协调办公室,只有5名工程师,这就是目前政府对有史以来耗资最巨工程的监管机制。相比之下,港铁进行高铁工程须受路政署监管,路政署再聘请独立工程顾问定期审查,尚落得巨额超支延误不报的下场。张炳良局长是外行人,政府无心亦无力监管三跑,恶果已经浮现,因为投资预算全部由机管局自把自为,而机管局管理层是利益相关者,即使不涉中饱私囊,也有极大诱因推高预算以逃避责任。从机管局过去几年挪用数以亿元聘请顾问而毋须问责可见,公众实在难以知悉1415亿元预算中有多少假大空,所谓接受立法会监管只是敷衍公众的烟幕,从高铁丑闻已可尽见立法会的「马后炮」角色。
机管局总裁林天福豪言,机管局会「一力承担」 项目超支。机管局资产全是公共财产,运用公共资产抵押回来的借贷,与运用政府赋予的公权力征收的费用,都是不折不扣的公帑,难道林总裁用他的近千万年薪承担超支?将过千亿元项目付托给一个把公产视作私人王国的管理层,大家放心吗?
人人监机会委托浸会大学刚完成民意调查,全港近七成市民赞成搁置三跑项目,设法善用现有双跑道系统,这是跨阶层的共识。政府悬崖勒马,就在今天。
(作者是长春社理事、公专联政策召集人、人人监机会成员)
来源:香港《明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7610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