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缶:理性看待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2月06日 转载)
赵缶 媒体人

只要堵上福利制度的漏洞,无论哪个版本的「袁厉害」都不会出现。图中红衣者为袁厉害。
8岁的菲比第三次住进了医院,她涉嫌被收养人虐待,而收养她的50岁的外籍男子和菲比其他10个「兄弟姐妹」都已经消失不见。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相比从前无数个温情脉脉的国际收养案例,这个新闻让人似乎看到了国际收养的另外一面,残酷程度似乎并不亚于河南农民袁厉害收养弃婴的事例。
从新闻来看,倾向性很明显,那就是外籍男子收养了11个小孩,却不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从菲比住院来看此人还有暴力倾向,总体来说,这件事背后疑点重重。
首先,很多网友质疑,中国人收养一个孩子都是困难重重,外籍男子是如何能够连续收养11个小孩?新闻其实已经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大多是弃婴且身患残疾。根据《收养法》规定,对国际收养虽然也有明确的要求,如一对夫妇只能收养一个孩子,但如果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则不受限制。因此,外籍男子能够收养11个身患残疾的儿童并非违反了中国的法律。至于中国人收养小孩难度在哪里?如果你也是收养弃婴、孤儿和残疾儿童,其实难度也不大,而且国家还会有补贴,起码农民袁厉害已经给出了答案。
其次,外籍男子收养孩子是否居心叵测?从志愿者的口中有一些关键信息,那就是这个男子替收养的孩子都治好了一些残疾,无论他手段如何,是通过利用外国人的同情心,还是在国外网站上募款,只要是在法律允许范畴内并无不可。但这同时也指出了一个早就存在的慈善问题,如果收养人是利用收养残疾儿童来进行牟利,究竟应该如何解决?但如果这个问题好解决的话,袁厉害不至于十年来收养弃婴问题重重当地却不闻不问。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外籍男子是否涉嫌虐童?已经有一些信息可以作为参考,如菲比第一次入院时自称是被收养人所伤,受伤孩童的话自然要作为第一证供,但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如外籍男子暴力行为是否针对所有的收养孩童,除了进行肢体上的暴力行为,他是否还有其他的虐童行为?如是否让孩子们吃饱饭,是否给他们提供了正常的社交生活环境,是否让学龄孩童接受教育等等?
警方介入相信能够解答清楚这些疑问。但这件事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们,国际收养并非看上去的那么美,有「耶鲁女孩」回国寻亲,也会有外国版的「袁厉害」出现。只是,国际收养中的糟心问题也和当下中国孤儿的生存境况相关,只要堵上福利制度的漏洞,无论哪个版本的「袁厉害」都不会出现。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1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