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然:教师的尊严在哪里? 请看博讯热点:中国教育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1日 转载)
木然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教师的尊严是建立在学术自由、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职业伦理、个性特质、健康人格的基础上的。
话得还得从《辽宁日报》派人到各大学听课说起。《辽宁日报》派出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辽宁日报》认为「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通过整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辽宁日报》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出现的三类问题: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
《辽宁日报》认为:「一个普通的张三李四是可以这么质问的。但亲爱的老师们,因为你们职业的高尚,因为大学课堂的庄严和特殊,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辽宁日报》这样做,就是把教师先抬高到道德至高点,然后又狠狠地摔在地上。这是让教师尊严扫地的方式。
对于《辽宁日报》的批评,很多教师此进行了反批评,这种反批评瞬间就把《辽宁日报》推到风口浪尖上,从目前的争论情况来看,估计还得持续一段时间。批评与反批评都有意义,而且意义都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意义,也有反面意义,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多种意义并存是最大的意义。
且不说《辽宁日报》这种有罪推定的方式是否妥当,也不说《辽宁日报》占在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告诉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是否合适,更不说记者的专业素质是否能达到质疑的水平,这里仅说教师的尊严是不是得以立足的问题。如果老师都不能按着自己的专业理解去讲中国,那么教师的尊严在哪里呢?如果教师总是听从意识形态的召唤,那么教师还能有什么样的尊严呢?再说,社会的不足之处、社会的阴暗面是说出来的吗?不是事实存在的吗?事实存在都不让说,那又如何讲实事求是呢?如果说什么都由记者来定,那教师还有什么尊严呢?
教师的尊严至少建立在五个方面的基础上。
第一,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教师尊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学术自由,也就没有教师尊严,教师就会成为权力的工具,意识形态的工具。没有学术自由,在教师群体里就不会出现思想家,科学家。没有学术自由,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繁荣,文化就不会进步。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会思考的学生。没有学术自由,思想就会僵化。自从1956年反右到文革结束,都没有学术自由,结果造成了文化沙漠。在文化沙漠的情况下一直抹红中国,唱响中国,讲敌人一天天滥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可真实情况则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倒退。
第二,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教师尊严的核心标志,也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知识体系,教师的尊严就残缺不全。没有知识体系,学术自由就流于形式。学术自由的最佳表现方式,就是教师构建了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专业知识体系,就等于断线的风筝。正所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建立在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那么教师的尊严就会荡然无存,媒体的质疑、社会的质疑也就在所难免。
第三,职业伦理。职业伦理是教师具有尊严的内在要求,也是具有尊严的基本标志。教师的职业伦理就是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把自己的职业看得比生命一样重要。职业伦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没有职业伦理,就不会成为一个合格而有尊严的教师。这种职业伦理要求就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成为煽动家,不能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而是要让学生头脑清明、客观理性。头脑清明与客观理性,来自教师的专业引导,来自对社会的真实观察和体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专业理论讲清楚,另一方面要把专业理论所涉及的知识背景、现实背景讲清楚,把存在的社会问题讲清楚,从而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客观地分析问题,客观地理解问题,对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如果教师只是讲好的一方面,没讲坏的一方面,只讲权力喜欢听的一方面,没讲权力不喜欢听的一方面,唯权力马首是瞻,是不可能让学生做到头脑清明、客观理性的。
第四,幽默风趣。幽默风趣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让有尊严的必要条件。一个能把复杂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幽默的语言,变成让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无疑会使理论生辉,使理论富有生命力。作为合格的充满思辨魅力的教师,在课堂最能吸引人的就是举例说明,一个很好的例子,胜过读多本好而又枯燥的书。一个好例子的分析,不但给同学带来听课的快乐,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一个好例子的分析过程,就是观念史无限开拓的过程。美国社群主义者桑德尔说:「我的目标不是试图用什么理论去说服学生,而是把他们训练成有头脑的公民。」有头脑的公民通过例子既会分析问题,又会解决问题,更会通过价值为自己塑造一个观念王国。桑德尔精心地选择一个个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他把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自由平等主义推到了理论与逻辑的双重困境中,从而推导出社群主义的合理性、正当性和正确性。
第五,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教师有尊严的重要条件。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老师,懂得如何关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爱与智能。懂得如何从专业知识中获得乐趣,懂得让学生如何在专业领域中如何创新,尊重提出自己的观点。懂得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学习中获得知识与学术的尊严。
教师的尊严是建立在学术自由、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职业伦理、个性特质、健康人格的基础上的。除些之外的尊严,都是工具的尊严,奴才的尊严,这样的尊严,实质是无尊严,这样的尊严,还是抛弃的好。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2706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