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缶:「猪圈女童」的救助款哪里去了? 请看博讯热点:救救孩子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4日 转载)
赵缶 媒体人

「猪圈女童」已经得救,但还有无数被家庭遗弃的儿童们,需要的不是救助款,而是真正的关爱。
日前有媒体报道,四川稻城县8岁女童小忠,身高仅78厘米,重7公斤,无语言能力, 自小就经常被扔在猪圈里生活,平时喝猪槽里的汤水。报道甫出,备受关注。但稻城有 关方面响应,女孩小忠家并无猪圈,媒体称其「从小被放置在猪圈」说法不实,而且当 地自2009年起给予其家庭共计达13万元的救助款。
网上很多声音在批评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但地方政府也深感委屈:明明也做了事情为 何就是不讨好?
其实从目前报道的已知情况来看,的确所有鞭子不能打在地方政府身上。因为这样的事 情如果是发生在中国其他任何一个村庄,结果不会有例外,只会大同小异。就中国的救 助体系来说,长期形成的一个思维定势就是:给钱了就算是救助了。
但针对特殊儿童的救助应该区别对待,经济自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对政府部门而 言,长期这样则有懒政之嫌。一个好的救助体系是应该能够妥善解决特殊儿童面临的实 际困难,而非给钱之后就做甩手掌柜。
就「猪圏女童」这个个案而言,在救助之前相关部门应该做过调查,该女童的母亲患有 精神疾病,无法正常照顾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把照顾特殊儿童的全部责任推 给家庭,可想而知很难解决问题。其一此家庭必定毫无照顾脑瘫儿童的经验,其二如果 救助金下发毫无监管难保该家庭不会将此有针对性的资金挪作他用。从该女孩的现实困 境可知她必定没有受到很好的照顾,甚至连基本的照顾都没有。而且救助金13万元如果 真用到了她的身上也必定不会如此凄惨。那么,她的救助款都用去哪里了?这应该是值 得追问的一个方向。
其实,针对这种状况比较成熟的做法应该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监管,其他相应工作可 由社会组织来做。在特殊儿童照顾领域,我国很多地方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社会组织,他 们可以给家庭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定期派志愿者对女童进行护理,同时也能代替政府 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及时发现救助家庭及儿童存在的现实问题,不至于让女童陷入困 境数年无人理会。
我国官方慈善近年来在公众的质疑和问责声中进步了不少,但大包大揽的积习难改,不 太习惯民间力量介入。这导致救助体系问题重重,各环节很难形成一个有效整体达到一 种良性循环,在「猪圏女童」的事例中,女童处于一种事实被遗弃的状态并非相关部门 毫不知情,但为何她身边的人和相关部门都失聪了呢?就在于救助体系从未深入基层, 且未形成有效运行的整体,这才致使救助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反被遗漏在外。救 助自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猪圈女童」已经得救,也得到了舆论的关注,这多少让人安下心来,相信她今后的生 活不会再有此前八年那般的凄惨,但是,还有无数被家庭事实遗弃的儿童们呢,他们需 要的不是救助款,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关怀和爱。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04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