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想:「依法治国」主语是谁?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3日 转载)
王思想 经济学者

多数公民对于「依法治国」的实际含义并不了解。
正在召开的中共18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这是中共历次会议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反应出这个执政党的进步。我们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然而,多数公民对于「依法治国」的实际含义并不了解。所以,我建议有关部门在组织宣传「四中全会伟大意义」之前,先把「依法治国」的概念向公民阐述清楚。用朴实的语言阐述,而不是罗列空洞的政治叙述。
中国的很多政治语言,让百姓听了直犯晕。不知是那些学者军师们水平太差,还是故意为之。
我建议用大白话进行解释。
关于「依法治国」,这两天很多人在写文章,大多立意在「依法治国」先要依法治党、依法治官上。这些文章非常好。缺点是,跳过第一阶段,直接跨入第二阶段了。我们谈「依法治国」,首先要谈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来「依法治国」?即,「依法治国」的主体是谁。用我喜欢的大白话语言就是:主语是谁。
没有主语的政治口号,在中国极其常见。 50年前「一定要解放台湾」,是百姓要解放台湾?解放台湾跟一群吃不饱的大陆人有什么关系? 30年前到现在,有个说法叫「坚持4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要坚持那4项,还是中国人民要坚持那4项?
「依法治国」的主语,肯定不能是「统治者」。如果是统治者依法治国,那么,中国几千年来,除了文革那几年外,都是依法治国的。皇帝想杀个人也很难,得找个法律去套罪名。根本不像那些白痴编剧们瞎编的,好像皇帝想杀谁就杀谁。人家是依法治国的皇帝,又不是无法无天的红卫兵。
把「依法治国」的主语理解为统治者,那就成「以法治国」了。多年前我就写文章说过「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的本质区别,今不赘述。
按照中国《宪法》所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人民就应该是依法治国的主语。人民,是个永远没错,却又永远空洞的词汇。因为,人民被代表了。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曾说:「社会主义法治,不是治民,而是民治。」这个说法与「民有民治民享」对应了,在今天仍然光芒闪烁。
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15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就是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这个说法,类似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我个人理解,主语应该是「一切政治单元」,即,一切政党、各级政府、所有社会组织、全体公民,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任何政党、政府、公民,一旦违反法律,必须受到惩罚。 「依法治国」实际上是一个被动语态。
确定了主语,就进入第二阶段:「依法治国」,必须要依法治党、依法治政府、依法治官。
然后才是第三阶段,依法治民。每一个公民个体都要守法。
确定了主语和三个阶段,就能让「依法治国」既不被当权者歪曲利用,又能落到实处,保护全体公民以及保护政府。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21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