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想:高考改革避重就轻 请看博讯热点:中国教育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9月11日 转载)
王思想 经济学者
 ?003341
高考改革力度貌似挺大,实际没触及考生的特权、自主招生黑幕及高校产权改革三大核心问题。
最近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力度大的改革,如果方向搞错了,副作用更大。
此改革方案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大约有几条:1,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这样使得成绩有了可比性。 2,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3,外语可以考两次。
有的改革方向不错,但缺乏细节。比如,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每门都「学完即考」,将来报考时,根据报考高校要求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那么,如果要向做到各个不同的中学成绩可以比较,这14个科目必须是全国统一出题,统一监考,那要付出多么大的成本?没说明白。
有的改革则缺乏操作性。比如,不分文理科,要求语文、数学、英语必考,然后考生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其实,这个「6选3」其实就是文理科,前3为文,后3为理。还是分了文理科。如果有个别学校宣布文理交叉选3科,那么,孩子们需要将各科成绩的不同的排列组合,发给各个高校?这得报考多少次?
总体来看,改革力度貌似挺大,实际上避重就轻。根本没有触及当前中国高考的3大核心问题:1,北京、上海等地考生的特权。 2,自主招生黑幕。 3,最重要的:高校产权改革。
中国高校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公有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任何改革都难以奏效。现在,教育部把高考的改革完全定义在「考什么,如何考」上面,以此掩饰他们拒绝进行产权改革的用意。
在公有制下,高考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只能是全国考同样的题目,用同样的录取线。以前中国高考是:「试卷统一,录取不统一」。后来,北京、上海等地的高录取率引起了全国人民的谴责。教育部提出的对策竟然是:各地分别出题,让你们没有可比性。这种改革是非常无赖的。大家宁愿回到「试卷统一,录取不统一」的时代,因为那样,至少让特权赤裸裸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在公有制下,任何自主招生都是特权的福地,教育部的人可以为自己的亲友谋福利。应该取缔所有的自主招生,让所有的考生去拼成绩。
当然,最理想的改革是产权改革。试看世界各国,尤其是那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哪有高校教育全被公有制统治的?公有制的高校必然腐败,必然以权谋私,任何人在哪个位置都会以权谋私。中国当前的高校改革,一个将绝大部分高校私有化,然后,这些私有的高校愿意怎么招生自己招去。愿意联合招生,可以;愿意独自招生,可以;愿意卖文凭,可以,只要你不怕砸了自己的牌子。
只要大部分高校是私有制的,俺么,剩下的那些公有制高校,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充满暗箱操作。
教育部是不愿意看到高校私有化的,因为,那意味着教育部权力和特权的丧失。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2207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