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周啸天为啥不能得鲁迅奖?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8月15日 转载)
乔木 北京传媒学者

周啸天获得鲁迅文学奖,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最近大陆揭晓的三年一届的鲁迅文学奖,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争议集中在其中的一个获奖者周啸天身上。网上流传着让人忍俊不禁的周啸天的诗,伴随着人们对周的不屑、讽刺,以及对这个奖项的质疑和愤慨。
这些年读诗的人少,写诗的人更少,但诗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然神圣,和诗有关的新闻引人关注。从当年恶搞般的赵丽华「梨花体」的口水诗,到上一届鲁迅文学奖车延高「羊羔体」的大白话,再到今天周啸天古体诗的获奖,每隔几年诗坛就要热闹喧嚣一番。
提起鲁迅文学奖,很多人以为多么神圣、唯美、艺术,其实是不了解这个奖的性质和标准。鲁迅文学奖是中国的官方奖,由具有政治待遇和行政级别的中国作家协会评选。它的「指导思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 」
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也是完全的体制化色彩。它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作协、各行业文协(作协)、全国各省级以上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在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体裁、门类的作品中,选拔、提名、报送,最后由中国作协组织专家评选。不在这个体制内的作家诗人,以及虽在网上、口碑和民间流传,但不能出版的作品,都无法参评。
除了政治导向和程序僵化外,鲁迅文学奖还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体现「和谐」团结的平台。它的奖项众多,包括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文学翻译奖等。为了兼顾各方利益,只能广撒胡椒面,经常是每个奖项有多人获奖。比如这次获诗歌奖的,除了周啸天的《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还有阎安的《整理石头》、大解的《个人史》、海男的《忧伤的黑麋鹿》、李元胜的《无限事》等多人多部作品。人们在质疑周啸天的时候,对其他人又有多少了解?
当然不是说获奖的都有争议,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大师不一定能获奖,获奖的不一定是大师。关于文学,官方的标准和民间的标准、或者说政治的标准和文学的标准,如果有重合,争议就小;如果有冲突,就各说各话,相互批判了。
想一想上一届获奖的武汉纪委书记车延高「羊羔体」诗《徐帆》的大白话、曾担任过鲁迅文学奖评委的赵丽华的「梨花体」口水诗,又何必苛求「诗人」和「鲁迅奖」呢?他们能获奖和评奖,周啸天为什么不能获奖呢?
其实鲁迅也是个标签。在这个时代,鲁迅即使活着,要么闭嘴,要么乐呵呵地为获奖者颁奖。毕竟鲁迅也希望他的书能够出版,要顾及老婆孩子、朋友门生的利益,以及他作协主席的部级待遇。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6813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