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进化论不合犹太教但合乎基督教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6月17日 来稿)
谢选骏更多文章请看谢选骏专栏
进化论不合犹太教的理解,但合乎基督教的启示:而不论《旧约》还是《新约》的“神圣约定”,作为基督教的历史成分,都是思想主权的亲自登场。
1、
断言心理现象“完全是由大脑的神经心理活动引起的”,并不能抹煞“思想”的决定作用。
2、
达尔文曾经断言“思维作为大脑的分泌物”,但这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按照这一说法,那么他的这一说法本身岂不也是大脑的分泌物?达尔文主义怎么能是普遍的真理呢?
3、
没有大脑的分泌物,大脑本身就无法被认识?分泌物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源头吗?独裁者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吗?
4、
达尔文的经营能力要强于他的思考能力,牛顿和爱因斯坦也是如此——这是国家主权时代的思想悲哀,也是一切成功神学的通病。
5、
思想不是大脑的分泌物,而是和宇宙共振的某种脉息;即使大脑本身也是来自某种超神之神的设计。
6、
进化论的模型实际上类似“楼梯”而不是“树丛”。始创王败寇的“强盗逻辑”——这是由其“上下推理”预先指定的,其论证过程是把一些“左右观察”得到的数据收集起来,进行“实践的检验”。
7、
“进化”只是“思想呈现”的伪装,“思想主权的呈现”才是进化的实质所在。
8、
“进化之树”是由“个体的树”而不是种族的树实现的——而后个体的树才蔓延为种族的树:个体的后续体现为种族,因为种族是个体的扩延——这正是“天子学说”高于“超人学说”的地方。
9、
“天子”是先行的个体,“超人”是厚积的种族;毕竟,天子学说晚于超人学说九十年,吸收了更新的常识:这就是从达尔文主义到分子生物学的差异——请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天子”。
10、
以“物竞”(生物竞争)为基础的进化论,其实是“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物竞”(生物竞争)地突变首先是在个体身上出现的,而后经过“天择”(适者生存)才扩散到种族。
11、
与个人主义的进化论相比,创造论比较接近种族主义,因为创造论是批量定作的,不是个别精雕细琢的。
12、
在进化论的另外一个环节、“物竞”(生物竞争)以外的“天择”(适者生存)中,占有决定位置的也不是盲目的、随机的“环境作用”,而是“思想主权”——蚂蚁看到了盲目的、随机的“洪水”和“环境作用”,其实可能只是人类的排泄。
13、
天权=主权:天就是主,选就是权;天择就是主权。
14、
达尔文的天择论,其实偷窃了基督教思想中的拣选论——如果说犹太教的选民论还是种族主义的、旧约式的、创世记的延伸;那么基督教的拣选论则是个人主义的:耶稣对门徒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而上帝则拣选人们遗弃的石头为奠基石。
15、
达尔文偷窃基督教思想——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达尔文上过神学院,而且曾经在教会里工作过。
16、
亚伯拉罕的故事、耶稣门徒的故事,其实都是“进化论”的、反复成长的;而非“创造论”的、一次定型的——而所谓“生物竞争”岂不是从人的“自由意志”演绎、“观察”而来的:达尔文的物竞论,其实偷窃了基督教思想中的自由意志论,也就是让亚当夏娃失去乐园的犯罪冲动。
17、
生物进化,就是生命蒙受的苦难历史;人类文明,就是人类失去乐园的结果。
18、
“突变”就是“自由意志”,“适应”就是“拣选”——这就像草木的生长参差不齐,而园丁的工作就是修理它们。
19、
达尔文就是“牛顿+加尔文”,因为达尔文认为生命是从“万有引力”开始的,然后遵从进化的原则:这就是“牛顿”;而所谓进化,据我所知就是“自由意志——神的拣选”,是预定论:这就是“加尔文”。
20、
达尔文就是“牛顿+加尔文”,正如尼采就是“叔本华+达尔文”,是叔本华的印度式的生命意志加上了达尔文的英国式的弱肉强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坐上了“阿美利加专列”,想继承大英国的遗产,最后却成全了罗斯福和杜鲁门。
21、
“自由意志+神的拣选=预定得救”:这是神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得到进化”这是生物学——达尔文主义,就是“把生物学的观察塞入神学的框架”:达尔文由此窃取了教会的权威、上帝的荣耀,扮演起了“大自然的代言人”……这是他在教会和神学院里都没有得到过的殊荣。
22、
“环境”为什么不能是“上帝的手”?
23、
“生命对环境的适应”,其实也是“信息模型或思想密码突变或渐变为世界或生命”的一个体现过程;因为所谓的“环境”尤其是“生命的环境”也是由宇宙信息、思想密码在无形之中促成的。
24、
人有弹性,并非环境使然;而是因为人心智中有许多不同的模组用于学习和适应——这种“心智”就是“思想主权的分叉和绵延”。
25、
“变水为酒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件神迹”——对于不信奇迹的人来说,这是“思想简化了酿酒程序”:从葡萄浇水……到窖藏美酒——上帝既然能够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为什么不能变水为酒、点石成金?
26、
个人不是“诞生”的,而是“延续下来”的;个人不会“死亡”的,而是“延续下去”了。
27、
“我们为各国执政掌权的人祷告”——这是思想主权对国家主权的怜悯而不是祈求。
28、
“即使原始人也有这样一个直觉:有生命的东西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本质,而这个看不见的本质又受制于一个看不见的过程”——这就是思想主权的产物在反观思想的主权;这也是康德的“物自体”的基础。
29、
生物是进化还是创造的?这个分歧其实具有一个共同的源头——信息模型或曰思想密码:“创造的过程”是指“密码突变为世界或生命”,“进化的过程”是指“密码渐变为世界或生命”。
30、
思想主权虽然可能形成不同的分叉和绵延甚至等级形态,但思想主权本身却是统一的、不可分的、无法计算的。
31、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比权力还伟大,那就是思想——说到底,人也是靠思想获得权力的,而不是靠权力获得思想的:这就是人与大型野兽的区别所在。
32、
“追求权力的意志”、“对金钱的贪欲”、“食色性也”、“控制他人”、“自我控制”——本质上都是思想,而非本能;即使所谓的“人类的本能”说到也还是一种思想,那就体现为“语言本能”。
33、
在基督教神学上,上帝用思想而非权力创造了世界,这是“圣经创世记上帝”与“化身型神话”的重要区别;在希腊神话里,奥林匹斯神系都是思想的化身,他们用思想战争了力大无穷的权力化身——提坦巨神。
34、
“信息就是权力”取代了“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口号——因为信息是最新的知识;而在世界就是金钱的社会里,信息战胜了知识。
35、
变水为酒,就是思想对于实体世界的胜利——者被古人称做“神迹”、“奇迹”:因为变水为酒同时也是切片再现了“无中生有”、“创造世界”的过程。
36、
现代技术文明,包括“复制人类”的技术,也都在模仿“变水为酒”,企图战胜实体的世界,甚至逆转生物时钟。
37、
根本不存在笛卡尔所说的两个世界,即心灵的世界和实体的世界之分;也不存在康德所谓的物自体和现象世界的分离——他们的共同错误就在于搁置了上帝(笛卡尔)或抽离了上帝(康德)——上帝是用思想创造世界万物以及人类,对于不承认这点的人来说,那就是“造成宇宙大爆炸的规律或法则”——而笛卡尔与康德却把“思想”局限在“人类也就是这个思想的小小产品的思想”上,结果把所以大谬不然。(笛卡尔与康德的公式:“思想”=“人类的思想”)
38、
生物进化论中的“适者”,指的是“极大地繁衍其同类的一些人”,这些人并不等于和“具有领导能力的人”、“具有创造力的人”,和“思想的载体”更是毫无关系。;在人类社会里,甚至可以说
这些“适者”往往是“市侩”、“小人”、“社会渣滓”的同义语。
39、
英国人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作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创造了“适者生存”这一用语,并应用在社会学上,演出了阶级斗争和种族斗争的惨剧:他的进化理论甚至先于达尔文而发明,这说明进化首先不是通过生物学,而是通过社会学提出的——这也说明英国这样一个国家在贩卖鸦片的同时却创造了进化论思想,并不是偶然的孤立事件,而是殖民主义热烈欢迎的强盗逻辑。
40、
请注意:是十九世纪的英国人(牛津大学教授F.H.布拉雷德),而不是二十世纪的德国人(纳粹分子)首先建议——精神病患者和遗传疾病患者及其子女应该都被杀掉;而1907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对关押在收容所里的傻瓜实施新的严厉处罚、对其进行绝育手术——这与《排华法案》的通过,大致属于同一时期。
难怪英语民族成了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
(以上摘自谢选骏《思想主权论》)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1803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