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和“王澄现象”/王澄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4月06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1990年代,我在美国做医学研究工作。有一次,我要到加拿大开会。我从来没有去过加拿大,我就问和我一起工作的两个同事,加拿大和美国比怎么样?我这两个同事一个是加拿大人到美国工作,一个是美国人去过加拿大。那个加拿大人说,加拿大和美国差不多。那个美国人说,加拿大比美国差。
我到了加拿大,发现物价比美国高,工资被美国低,我认为和我一起工作的加拿大人说了假话。从中我发现了一个道理,人人都有“攀高攀贵之心”。当有高有低的时候,“低的”那个总是说,我和“高的”差不多。所以,如果要问真话,最好问那个“高的”。我不知道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就起了一个名字:王澄现象。
我们读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可以看出,他的基本论调就是我们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差不多”,人类文明有了我们中国人的“襄赞”,才能丰富多彩,像阳光一样。(注:西方文明这几个字习近平没有明说出来)。
如果你问西方人(“高的”)对中国(“低的”)的看法,他们一定会说,(思想上)差远了。普京告诉我们,西方人认为俄国人是刚刚从树上下来的(猴子)。那么我要告诉大家,西方人认为中国人连猴子还不如。今天全世界只剩下中国人在吃草(药),只有猪才吃草。到底是西方文明普世价值的阳光可以照亮中国大地,还是中国支流文明的光也可以照到西方去?大家心知肚明。
中共编写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书籍全是谎言,【1-3】比如,中国大陆99%的人不知道“大禹治水”是神话故事,他们还以为是真事,他们是连常识都不具备的一群野蛮人。在中共65年的思想钳制新闻封锁的暴政淫威恐吓下,中国人患有四重智障(族群型智障,洞穴型智障,市场型智障,和剧场型智障),【4】这样的一群智障人还说有梦想,而且是“特色”抵制“普世”之梦。毫无疑问,这种白痴梦一定会破碎的。(中共编的历史书最后要全部烧掉。)
中国人今天面临着极其尴尬的时期,因为面临着两场大讨论:
*一 中华文明到底是五千年还是三千年?(易中天说三千七百年)。【5】古代的文明和不文明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提示:先要读懂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才能回答这个问题)。【6,7】
*二 中国历史和西方主流文明历史没有任何相似时期和相似形态,就像阴间和阳间,那么,两者之间有没有孰高孰低之分?【2】
接下来的话题可以引申到“中国历史传统有没有阻止中国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地方,是那些地方?”“中共一党独裁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思想的延续?”
习近平如果参与了这两场讨论之后再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他就不会那么有底气了。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
(中国民主党理论小组---纽约市)
参考阅读
*【1】王澄:中共写的中国历史有重大错误(上,下)。博讯2011年7月25日首发
*【2】王澄:中共把feudal翻译成“封建(的)”是个大错误。博讯2014年2月19日首发
*【3】王澄:中共马列理论和中医理论一样,属于“猪语”。博讯2014年4月03日首发
*【4】王澄:培根回答温家宝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博讯2011年9月10日首发
*【5】24史:谈谈天朝那天强大过。博讯2014年4月05日
*【6】 Alexis Q. Castor: Between the rivers: The history of ancient Mesopotamia. The great courses. The Teaching Company, USA, 2006
*【7】王澄:不是劳动创造了世界,是剩余物质(资本)的有效利用推动了人类进步。博讯2013年9月03日首发。副标题:学习《乌鲁克Uruk,人类社会第一个城市》,批判马克思和中共劳动至上邪说。
附录
2014年0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部分摘录)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到过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也到过带有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我深深感到,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秦俑,人们称之为“地下的军团”。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之后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423154190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