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没权威反腐成儿戏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2月02日 来稿)
2013年的反腐形势,全国老百姓是有目共睹,那就是力度之大,速度之快,省部级大员都抓了十几个,只要有劣迹的,处理速度往往是“秒杀”,让腐败分子胆战心寒。老百姓对党中央的反腐决心表示赞赏和支持的同时也提出了“打老虎太远,眼前苍蝇每天扑脸”,为什么老百姓看到的却是“眼前苍蝇每天扑脸”?因为不少地方领导和纪委领导对中纪委的反腐败是阳奉阴违、甚至公开抵制。
腐败在中国官场猖獗了几十年,各地纪委官员早以成了腐败官员利益集团的成员,现在反腐败现状如同在战场上将军拿着冲锋枪只身冲锋陷阵,众多士兵躲在战壕探头看热闹,有的甚至还给敌方通情报,为敌方摇旗呐喊,这个仗怎么打,也就形成了老百姓看到的“眼前苍蝇每天扑脸”的局面。
半年前我在网上有一篇“纪委缺钙奢谈反腐”的文章,讲到这么多年“反腐反腐越反越腐”的原因是腐败官员的利益集团如同一个王八阵,咬不动、踩不破、砸不烂,不少纪委官员已是王八阵的成员,其中有这么一段“贪腐之风愈演愈烈的事实说明纪委系统已病入膏肓,纪委官员不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是立场问题。病入膏肓者靠照镜子,洗洗澡能自我净化?只有下猛药才有可能整顿好纪监队伍,一味强调“特赦”纪委官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特赦”,王八阵一看就知道你们已无计可施了,会勾结的更紧,拿到免死金牌的纪委官员更有可能阳奉阴违。只有软硬兼施,胡萝卜加大棒,对那些敢公开冒头和中纪委对抗的地方纪委领导要枪打出头鸟,严肃处理,清除出党,依照法律该判的判,该杀的杀,才可能威慑部分罪孽较轻的纪委官员感觉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也就是说只有让躲在战壕的众多士兵拿起枪和将军一起冲锋陷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没那么严重吧。那么就让事实来说话。最近新华网有一篇文章题为“腐败排行榜:福建浙江较严重 北京上海程度轻”就拿上海这个轻来说说,如果人们看到腐败程度轻的上海官场都是一片漆黑、腐败不堪,那么全国基层反腐形势就不容乐观,也难怪老百姓感觉是“眼前苍蝇每天扑脸”了。
2013年1月9日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崔少鹏说:“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响应中纪委的号召我在2013年1月28日向上海市纪委实名举报上海市高级法院院长和市检察院党组的腐败,举报材料详细、真实、可靠,有电话记录和会议记录可查。整整一年过去了,我多次向上海市纪委实名举报都石沉大海,案件不调查、不处理,也没任何回复。去市纪委信访办,回答也仅是“你的挂号信收到了”其他一问三不知,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不得以,我又多次向中纪委反映上海市纪委的不作为。整整一年时间里上海市纪委仍然是不调查、不处理、不回复,中纪委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在上海成了句空话。
高级法院院长和市检察院领导在上海算大老虎了吧,市委领导和市纪委应该相当重视,按照纪委工作程序有人实名举报就应立案、调查,给举报人一个回复,上海市纪委再忙也不可能整整一年不调查、不处理、不回复。由于我的举报触及到司法高官的要害、痛处,他们指使公安把我打成政治嫌疑分子,限制我行动自由,还指使毫不相干的邻居(共产党员)对我多次无端挑衅和威胁。这就是上海的官场,还有人敢实名举报吗?在上海,官员眼里根本没有中纪委,中纪委威信扫地,连上海这个被认为腐败程度轻的地方都如此,也就难怪老百姓说“眼前苍蝇每天扑脸”了。
上海腐败程度轻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原来是用多年的“每万名公职人员的贪污贿赂立案数”来衡量一个地区的腐败程度的,而有学界专家指出“立案数”反映更多是反腐败的力度,不是腐败的程度。象上海,连实名举报都不立案、不调查,当然没有腐败官员能抓出来,上海的事实恰恰支持了学界的观点,上海不是腐败程度轻而是反腐没有力度,上海市领导是举红旗唱高调蒙混过关。人们可以回忆一下,这些年上海市因官员腐败造成轰动全国的重大事故数量在国内是遥遥领先的,涉案的几乎都是高官,这些高官处理了吗?这么多年来上海有一个市级官员抓出来了吗?顶多是抓几个局级官员来遮人耳目,在官场腐败猖獗的全国上海能是块净地?
上海不可能成为净地,腐败程度比其他地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上海市领导自认为后台硬不把中纪委放在眼里,现在就看中纪委是否能做到“很少听说有哪个地方的党委书记或者纪委书记,因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力而被追究责任的,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的承诺,强力整顿纪监队伍,在反腐败上树立中纪委的绝对权威。
上海市民钱征鲁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022869104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