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党搞祖巴托夫至宪党/吉歌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2日 来稿)
作者:吉歌
一、正确认清“至宪党”的法西斯本质
考察一个政治组织,必须研究其前身、现状和演变趋势,必须研究其相关主要成员一贯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做到全面、客观和真实,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希特勒登台前,也是推出一系列笼络人心的口号,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进行欺骗性宣传,最终做大夺权后却废除了民主制度,走向了独裁和侵略之路。
历史的教训不可不深刻汲取,对至宪党这样一贯反民主、极具欺骗性的法西斯组织,必须防微杜渐和高度警惕。有些人看见王铮等出来闹事,觉得“冲一冲”是好事,好像天下不乱就没变革机会,这是极其浅陋而危险的错误认识,也是形势判断不当和信心不足的表现。
二、内在的方向性和有序性是变革的关键
表面虚假的和谐稳定,并非是中国当前局势的真正需要,应该大力反对。但是,在坚定运动变化的大方向,反对原教旨主义的顽固、保守和落后的同时,必须清楚知道内在稳定是变革或革命成功的关键。
有人会问,改良和革命,谁的成本更小。这个答案的关键就于真实,真实的成本最小。该改良而去革命,就会制造更多不必要的人命和财富损失;同样,该革命而去改良也是如此。这种大格局的判断,不仅需要超越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严肃而认真的学术性态度和充分的现实性考察。
古代刘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在于其“约法三章”。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都必须坚定以“自由、民主和平等”为方向,坚定以制度的有序性也即法制作为保障。运动变化不等于就要制造混乱,而是以内在的方向性和有序性,打破陈旧体制的束缚。
三、把握二届元首制和普选公决的钥匙
明朝李自成的失败和毛泽东的个人终身制等封建复辟充分说明,最好在运动变化的初期,就找到内在稳定的关键。否则即使夺取并建立政权,也只是一次造反成功而以,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的变革。
现代民主制度发展的成果充分表明,二届元首制、普选公决等民主机制,具备极其重大的历史性意义。因此,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在建立初期,就必须把这样的内在精神贯彻到位。非要“犯错”才能下岗,那本身就是现代文明不容的专制制度。
一些不成熟和怀有私心的所谓“民主人士”,并没真正把民主精神深入到内心。由于受到封建专制遗毒的影响,他们往往在建立组织初期,就试图把持和抢夺权力,搞起专权甚至个人崇拜。这样的开始注定了不会有真正意义的成功,甚至获得政治影响后将发挥很大的负面作用。
四、在任何时候不能与毛左势力合作
种种历史和现实事实表明,毛左势力正是中国历史灾难和现实危机的总根源。因此,在任何时候的政治变化中,都必须坚持和毛左势力划清界限,这是变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必须看到,毛左原教旨主义在中国十分顽固,其携带的封建专制主义、崇尚暴力恶疾和思想僵化保守,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生存危害极其深远。只有全面孤立和瓦解毛左邪恶势力,并最终从政治上彻底消灭毛左原教旨主义,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历史阴影并摆脱政治经济的各种危机。在该点上,各方人士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方向感。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31919421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