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 /郭贤源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来稿)
作者:郭贤源
说到政治改革,很多人会直觉地联想到政治体制改革,但我这里所说的“政治改革”却不是官方和主流意见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是简单地把“政治”和“改革”的结合,而是尊照我2012年11月上旬在岳麓山脚下思索的路径和概念,是特指中国大陆的党国体制的改革,本质上是党改,其主要是改变党和中国的关系,厘清党国关系,确立在国家宪法之下执政、执法。 遵照那个思路,我在去年11月12日之后撰写过《18大,其实主要是这三件事》、《政改,中国大陆其实根本不需要》、《是党改,而非政治体制改革》等。在我看来,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宏观政治体制已经非常明确无误了,宪法上确立的具有立法性质的“人大”、行政权力的“国务院”、司法机构的“最高人民法院”和监察机制的“最高人民检察院”,这些宏观政治体制与民主宪政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都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为什么要做无用功去改它们呢? 显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没有特别突出的问题,也不能说明这些体制不可以实施宪政和民主。它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是另外的地方。如果我们用“应然”和“实然”的关系,或者用“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来分析,问题就非常容易找出来,即要把“应然”、“理念世界”中的民主转换到“现实世界”,成为“实然”(事实)上的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的政治体制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就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之后实践宪政民主转型可以继续沿用孙中山创造的五权体制(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一样。 为什么国民党在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严之后很快可以实现宪政民主转型?为什么国民党主动推动的宪政转型可以继续沿用五权体制,而不是直接采用欧美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 要说明这个,那就需要我们对民主自身有一个综合的认识。 在目前来说,中国大陆对民主的认识主要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强调阶级上的人数代表多少来裁决,它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阶级联盟,是社会最广大多数群体的代表,所以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根据这个标准,中国大陆官方批评欧美国家的民主,认为那是资产阶级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民主。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官方又指出西方的民主是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模式的民主,中国(大陆)绝不能照搬西方之路,中国需要的是“中国特色民主”,因而只能选择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具体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四权体制、一党专政、政协人大模式的所谓“协商民主”。 民主是不是仅是“阶级多少”或西方中国之别?是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代表阶级人数多就是民主,或许民主是不是等同于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民主,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所有人,还包括实施民主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分权制衡制度、多党选举和代议政治。 可以说,中国大陆的统治党——中国共产党——从来不否定民主,从来没有公开过我们拒绝民主,统治党只是不断地告诉我们不要2种民主,一是毛泽东时代的不要西方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一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时代的不要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模式的民主。因为要走中国自己的民主,所以要探索自己的民主模式。但是,中国共产党显然是以我为中心去诠释民主,忽视了“中国特色”民主已经产生了,那就是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执行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的“五权分立”民主宪政。 五权分立体制可以实践民主宪政,这也说明民主的本质或内核不是邓小平所谓的“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模式”的西方民主,而是另外有模式。对于中国共产党也好,中国国民党也罢,他们都是或曾经是一党专制的党国政治,被公认为非民主,但国民党通过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和政党自由以后,台湾就轻松地实现了民主宪政,这完全说明民主不是必须照搬西方那一套,也不是什么特别神秘的事情,也不是共产党不可以得到。 事实上,民主它并没有神秘可言,根据中国共产党目前使用的党内选举、国家体制的人大、国务院、法院和检察院模式,它依然可以轻松地实施民主宪政。问题的核心不是政治体制问题,而是列宁开创的党国体制。这种党国体制,问题就是党在国下,还是党在国上。民主,是一党独掌权,还是大于一个党掌权?毫无疑问,一个党在国之上,独立掌握权力,那就是大一统,就是没有自由的监督,那就不民主,甚至整个社会不够宽容。民主,就意味着不是一党,而应该是多于一党的政党政治。如果是一个党独立揽权,那怎么民主呢?又该怎么实践一党下的“民主”呢?一党独揽权力,谁来确保党不滥用权力呢?一党独揽权力,谁来监督党执政执法? 民主,肯定需要监督执政党的执政执法,也就是需要创造另外的权力来监督约束执政党的党权。于是,另外的政党、选举、媒体监督和国民监督就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 对于一个党独揽权力的政府,国民党在蒋经国时代做出的历史性抉择就是开放言论,制造媒体监督,创造党权和选举(创造党权之后推行选举,从而实现全民性的民主政治)。因为这些条件具备了,所以国民党得以实现和平、理性、稳定的宪政体制转型。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蒋经国先生在公开场合上说: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正是蒋经国抱着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感,他推动的政治改革才获得很大成功,并且于2000年实现台湾的两党轮替执政。 国民党可以实现和平、稳定和理性的民主宪政转型,可以成功推动政治改革,那我们完全不能说共产党不可以做。可以肯定的是,政治改革对大陆统治党来说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主动不主动去做的问题。当然,处于21世纪10年代的今天,世界大势的民主宪政潮流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大国独立于主流世界之外,独立于民主宪政之外,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民主宪政是不可逆转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这个大势,作为统治的中国共产党和执掌领导的习李,他们也是“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形势!
[博讯来稿] (Modified on 2013/11/18)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81919720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