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中夸张造势 习胖只能说更衰了/吉歌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来稿)
作者:吉歌
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香港媒体大公网,今年来在许多重大新闻报道中闹了不少大笑话,可以说是乌龙连连。典型的一个是报道习近平打的事件,一个是言之凿凿说1月28日贵州开审薄熙来。这一次,善于捕捉政治时机的大公网又”出击”了。
一、为习近平塑造领袖形象告吹
据BBC《大公报道歉:“习近平打出租”是假新闻》:
[香港《大公报》周四(4月18日)报道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了解民情乘搭出租车的消息,在被官方各大媒体热门转载,网民议论纷纷后不久发出道歉,称此报道为虚假新闻。
《大公报》刊登的声明称,“经核,此为虚假消息,对此我们深感不安和万分遗憾。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出现如此重大虚假消息是极不应该的。对此我们诚恳地向读者致歉。我们将以此为鉴,用准确严谨的新闻报道回馈公众。”
官方新华网也迅速转载了《大公报》的这一道歉。但在新华网确认此报道为虚假新闻之前,新华社中国网事官方微博称:“总书记打出租”确有其事,北京市交通部门和率先报道此事的媒体都向新华社记者表示,确有此事,相关情况都是真实的。]
二、试图提前整合薄熙来左派力量
据BBC《港媒:薄熙来下周一贵州出庭受审》:
[香港《大公报》网站星期五(1月25日)引北京消息人士称,薄熙来案1月28日将在贵州省会贵阳开庭。
报道称,另有消息透露薄熙来案将连审三天。香港媒体此前曾报道说薄熙来案预计将在3月初两会召开前结案。大公网称“此消息被北京人士证实”。]
结果呢,大家都知道,浪费了不少媒体的人力物力,而大公报又栽了一个大跟头。
三、赤膊上阵为习近平唱多权力
大公网11月16日发表题为《习总亲释“国安委”职能 权力大过美国“国安委”》的评论员文章,从7个方面讨论了国安委的职能。经过“分析”,大公报又得出了“结论”。
[中国的“国安委”职能很可能要大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安委”。“国安委”将是一个作用突出、职责特定、机构庞大的决策、协调、办事的内外安全保障平台和最高国家安全政策出口,未来在应对内外安全事务上的优势不可比拟。]
四、大公网沦为左派造势工具
其实这次三中全会亮点不多,劳教、生育等体制的重大变化,都是长期在开明派、知识分子和人民长期斗争下被迫让步,其他多数都是泛泛而谈和步伐甚微。但是,“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此也出现了颇有分歧的多种解读。
不同于诸多媒体人士的分析,前文明确指出:[国安委的成立,被不少中国和亚裔分析人士解读为习近平权力扩大,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误解。实际来看,该机构的设立,主要目的是削弱政法委的权力。因而总体而言,反而削弱了习近平等左派联盟的实力。]
如果说以前和《求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极左控制的官媒还有距离,这次大公报是彻底暴露了其政治取向和底蕴。以“亲释”的方式,赤裸裸上阵虚张声势,未免也太过于招摇了点。事情做得太过,效果反而将是反面的。大公网的几次造势,最初都得到国内官媒及大型媒体的响应和转载,但随后很快就被否定或删节。这些事实以及过于夸张的造势,反而验证和暴露了习近平的权力基础十分薄弱。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21919400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