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政治及社会资源,自然第一重要。/徐文立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9月10日 来稿)
徐文立更多文章请看徐文立专栏
以我粗見:二種前途(恕我不會詳述)
1)當今改良性革命70%在官(兩岸),30%在野;推動力90%在野;貴冑在野。
2)當今非改良性革命80%在野,20%在官變;推動力95%在野。
關鍵性人物,當然還是在朝。
另外,那位“金先生”所論也是大而化之,並不嚴謹;對民國學人,是一杆子滅了一船人,難以服人。任何一個人,有一二門專門學問就不得了了,其他的知識都不過是常識而已。臧否指向所有學人和國人,一定難以準確。他過於自信了。
徐匆匆
在 2013年9月7日上午7:15
徐老,1、前人如何在政治大变局中寻找政治及社会资源的举措值得今人借鉴
2、发端于1970年代的黑人觉醒运动对南非转型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吴思:官员个人变得更复杂。过去官员个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套的儒家理想;现在儒家理想变得更复杂,说不清楚。在这里岔开一下,中国此时此刻官家主义的存在是国际环境大变,这是第一大变化。过去中国是中国,天下就是老大了,现在发现不是老大,人家比我先进,向人家学习,要开放,要向先进文明靠拢,争取现代化,承认有别人比我们更高。此环境一变,就是李鸿章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先睁眼看世界的是魏源,是士官。中国近百年不像过去40%官变、40%民变、20%外族入侵,清末时有一个新变化,戊戌变法是“士”发动的,康梁变法;辛亥革命也是知识分子折腾起来的,孙中山是留学生。这些知识分子发现外面有更好的世界要学习、要赶超,纠住不放,他们成了革命灵魂,去找革命的材料。康梁找的材料是皇帝以及内部的一些人,没成功,想搞官变,知识分子找官员去变法,拉着皇帝去变法失败了;孙中山找流民、江湖,找民间暴力势力也找商人化缘,也找新军,就找体制内外的暴力以及新出现的资产阶级,这是孙中山那批知识分子所找到的革命材料、依据和基础。共产党也是知识分子,从陈独秀开始一直到毛泽东,他们到农村找材料,打土豪分田地,以土地激励农民搞革命,都是知识分子主导的改革或转型,但要找对材料。这些知识分子满脑子的思想从哪儿来?从外面来的,外面不是民主主义就是宪政或者马克思主义,都是西方那一套。现在官员脑袋里装的是什么?我觉得大家都知道(现场笑)。他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他们在追求良心时,他们在追求理想时,很可能导致的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是乱天下。我们知道戈尔巴乔夫好不容易上去了,那是一个优秀的官僚,最后把苏联给折腾跨了,把苏联的官家主义折腾跨了。“官家主义”不稳定性如此之多,条条不稳定,比起过去不稳定大得多。这说的是官家。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62286000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