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毛化” /杨子立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9月04日 来稿)
作者:杨子立
1,毛的功过评价,最广为流传的是邓定下的“三七”开。过是三个指头,功是七个指头。这是站在邓小平等高官立场上评价的。因为他们和毛一起打天下,最后成为高官,对个人实现了人生价值,用传统的话说达到了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人生理想境界。没有毛的英明指挥,他们还是草寇,大部分人别说成为成功人士,连普通百姓的安定生活可能都不可求。而且,他们本人的高位还能荫庇子孙,看看现在的大国企基本上都是官二代垄断。所以对邓小平等权贵来说,毛的功劳是第一位的。但毛整了无数高级干部,想想刘少奇的惨死就能知道,更不要说为反对毛泽东被杀的林昭等民间先知先觉者,之前的数次肃反就不详论了。整死了的人不会再说话,没有被整死的又重新大权在握,还是要从今后的人生利益考虑,所以这三七开就成为定论。
2,如果站在民间立场,毛泽东有什么功呢?创建共和国?从君主制到共和制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完成了。实现了民主?这就不讨论也罢。保障了人权?这个词汇在毛统治期间就被消灭了。给农民分了田地?几年后不但分的地连本来的地也全部收走。取消了不平等条约?早在1943年就取消了。进了联合国?本来就是中华民国参与创建的。发明了原子弹?这到底是功还是过还值得讨论。正是在全国饿死上千万人的打饥荒时期把财力物力人力反而集中到不能救命的原子弹,强占了多少资源,多饿死了多少人,这笔帐有人算过吗?可笑的是,原子弹是苏联帮助下完成的,反过来又主要是对付苏联。即便是个傻子搞外交,也不会浪费国力到这个地步吧。至于过,首先颠覆三民主义,至今陷于专制主义泥潭,且不说这个过程有多少国人死于战争;其次镇反杀了至少70万(剑桥中国史,而学者考证可能有数百万)平民,其按比例杀人的理论跟希特勒同出一辙。再往后反右打断了知识分子的脊梁,中断了中华文化传统;接着大跃进饿死3600万人(墓碑);不久就文化大革命,直到死了文革才结束。所以对于民间,毛是个彻头彻尾的罪人。
3,民间对毛的态度。
刚才谈到从民间观点看,毛只有过没有功。但为什么民间还要很多人怀念毛主席呢?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1)长期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们将毛神化,对于信息闭塞的年龄偏大的人,还残留着宣传出的毛的形象。例如我奶奶活着的时候还会说歌颂毛主席打倒蒋介石以及斗倒刘少奇的歌谣。(2)从民国到毛时代,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其实变化不多,一直都很艰苦。地主富农知识分子等原来的中上层倒霉了,共产党官员及其家族日子好过了。最倒霉的人死了不会说话了,活下来的老百姓对于蒋介石毛泽东睡好谁坏靠听说而已。这可以解释现在的普通老年人并不反感毛,而接触新的历史材料的年轻人及知识分子反毛者居多。(3)由于社会不公太严重,那些遭遇不公平的老百姓无处寻找出路,而毛时代毕竟将公平正义挂着嘴头上,这就引起很多人,包括访民在求告无门时呼唤毛主席。(4)网上反毛的人多,拥毛的也有不少,网民反毛是因为接触信息多,网民拥毛比较复杂,既有怀念毛的,也有借毛反对现实不公的,也有借毛反对自由民主的,也有借毛拥护习共的(五毛中的一类)。
4,红色家庭反毛的现象。
红色家庭是其父辈或祖辈跟随毛共打天下,成功后晋身官场上层的家庭。从所谓阶级利益出发,他们不应该反毛,即便反也应该三七开,总体上还要支持毛。但胡德华等很多出身红色,甚至还正在享受父辈荫庇的人为什么要反毛呢?刚才谈到知识分子大部分是反毛的,不但因为毛左历史上反右文革对知识分子非常残酷,而且因为知识分子比较对历史要比普通人知道的多,对毛的罪恶也知道的更清楚。人除了阶级性,还有民族性、种族性、地域性、行业性等一系列集体特征,最根本的是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人性。当胡德华们认清了毛的罪恶从而发自内心反对他,这正是人性和良知的表现。不少所谓红色出身的民主异议人士反对共产党专制不也是出于良知吗?
5,体制内的非毛化力量。
胡耀邦等人是非常清楚毛的罪恶的。但他本人也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的继承者所以不可能彻底非毛化。这这并不是说共产党就不能非毛化。当年苏共有个非斯大林化,赫鲁晓夫作为苏共继承人还是完成了非斯大林化。毛在中共中的位置如同苏联的列宁,苏共并没有非列宁化,所以中国彻底非毛化是非常困难的。不过这不是不可能。苏共在戈尔巴乔夫手里完成了非列宁化,同时也终结了苏共的历史。现在有些毛左指责戈尔巴乔夫是苏共叛徒,请想一想他为什么要亲手埋葬自己的权力呢?假如他不这样做,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他不过也会跟随苏共这条大船沉入海底。随着信息公开的程度越来越大,列宁斯大林毛泽多等独裁者头上的光环就越少,其独裁者的残酷本质暴露的就越多,所以这是个大趋势。在当权者还能驾驭这艘大船的时候,是不希望船沉在自己手里的,但真要沉的时候,则跳船是最明智的选择。从官员们把子女都送到国外,这个趋势已经很明确了。
6,民主化之后的非毛。
民主化之后,毛只是个历史人物任人臧否而已。在西方还有很多人崇拜毛,将来有人崇拜他也不奇怪。但是假如共产党(那时很可能不叫共产党,可能叫社会党或国家党一类吧)还想参政竞选,肯定是要非毛化的,否则人们怎么敢把政府放心的交给一个毛的阴魂不散的政党呢?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只要多党竞争,如果还叫共产党或者还保留马列经典,都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
7,对单平文章的补充意见:
(1)对杨光的评价还是比较到位。在当权者还觉得局势稳固的时候,不能指望他们非毛化,更不能指望他们主动放弃不受制约的权力。
(2)对杨光是右派的评价判断依据不足。右派倾向自由,左派倾向平等。杨光对两者应该都赞同,怎么知道他更倾向哪边呢?
(3)享受过皇恩的人反对执政党,这并不奇怪,有的红色出身的人本人就受过当局迫害。况且人们的态度不完全取决于利益,还有良知。
(4)中共很少出叛徒是错误的。创党人陈独秀,国家主席刘少奇,特工头子潘汉年,还有61个高官集团等等都打成过叛徒。至今没平反的叛徒有总书记向中发、常委顾顺章、红军总政委张国焘、二号人物林彪等等。
(5)毛泽多的“大部不抓一个不杀”是反右时的一个提法。但毛杀伐太重并没错。肃反时他对与其有怨的红20军干部几乎杀绝。土改镇反时下达按比例杀人的指标。对党内斗争,直接下令杀的确实没有,但示意手下安排杀的也不少。比如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王实味拘押四年后被砍头,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徐子荣被背拷三年最后枪毙。至于被逼自杀被民兵杀被红卫兵杀的人数量级也在百万之上。
(6)民主不只是一个多数人决定的状态,首先要保证人权不受公权力侵害,其次要有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不至于民主选举的领袖变成独裁者。而魏玛共和国的教训说明,体制完善如果没有普遍的民主人权意识也会被逆转。所以非毛化必定是个历史趋势。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01919301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