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单挑缅甸军政府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月22日 转载)
来源:搜狐博客 作者:湘潭大学副教授李开盛
让政治充满爱:缅甸政治家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这个名字是和缅甸的民主运动联系在一起的。
她投身民运之前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知识女性,一位贤妻良母。加入民运后,她的政治声望鹊起,被民众视为缅甸现代的“国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素姨”。她还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人权领袖之一,知名度堪比甘地、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等世界人权、民运领袖。
而昂山素季的个人魅力和国际影响也同时推动着缅甸民运向前迈进。在某种程度上说,缅甸民运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的国际认知主要是通过昂山素季这个名字实现的。
作为缅甸最著名的异议人士和最大的反对派的领导人,昂山素季身上具有多种独特的个性和她特有的领袖气质。这些个性和气质让人们着迷、让人们崇敬,在国内外凝聚起强大的政治力量,催生着变革的萌芽。
*非凡的勇气*
昂山素季,65岁,外表儒雅清秀,身材单薄,讲话声音亲切、温和。她身高约1.67米,在缅甸女性中属于中等偏上。 如果不是事实摆到了面前,人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士竟然拥有天底下很多孔武有力的男子都难以匹敌的勇敢。
她蔑视强权,敢于单枪匹马跟军政府控制下的强大的国家机器展开力量极为悬殊的对抗;她漠视死亡威胁,可以平静而坚定地迎着黑洞洞的枪口走上去;她心理极其稳定,险恶的环境改变不了她平淡的心境。
在昂山素季还在软禁之中的时候,法国人吕克.贝松执导了一部描写这位民主英雄的传记片,饰演昂山素季的是华裔女演员杨紫琼。影片在2011年推出。贝松说,人们想知道的是,昂山素季是怎样炼成的?在军政府的高压下,她是如何挺下来的?
*宽容的胸怀*
昂山素季勇敢但不冷漠。她待人以诚,温暖如春。她对丈夫一往情深,对孩子精心呵护,对母亲至孝至亲。她和民众亲密无间,对朋友赤诚相见。即便是对待她的敌人和迫害她的人,昂山素季竟然也从来没有仇恨,更不用说起过复仇之念。
嫉恶如仇不是她的美德,宽容博爱才是她的性格。她不仅原谅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而且在内心从不使用“刺杀”的字眼来看待父亲的遇害。她认为,父亲的遇害只是生命形式的变化,父亲矢志推动的事业仍在继续。
军政府多次要暗杀她,对她抓了放,放了抓,监禁加软禁长达15年,逼得她与家人天各一方,长期忍受着相思之苦。军政府甚至残忍地拒绝她和处于生命最后阶段的丈夫的相会,造成他们恩爱夫妻阴阳相隔,遗憾终生。
尽管如此,昂山素季没有对军政府的任何人有过记恨。只要条件许可,她依然能够并乐意跟军政府展开友好对话。她对那些残酷的军人们说过的最重的话也不过是“愚蠢”。
*家庭主妇和职业政治家*
家庭主妇和职业政治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能够跨越这道鸿沟的人少之又少。但昂山素季就是这“少之又少”中间的一个。
在婚后的16年生活中,昂山素季没有一点点从政的企图。她爱丈夫,默默地为丈夫打理着家务,为丈夫的研究工作和身体健康细心操持。她爱孩子,终日不知疲倦地忙乎着他们的吃、他们的穿、他们的学习辅导、他们的上学的接送,当然还有他们的嬉戏玩耍。她的邻居和朋友称她是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
可是当命运突然把她投入政治漩涡的时候,昂山素季勇敢地迎接命运的召唤,接过了她从未想过的新角色---政治家。接过这个角色看似被动,但人们很快发现,昂山素季具有政治家所需要的一切品质--勇敢、智慧、魅力、亲和力、凝聚力。而且,她丝毫不以这个强加于她的角色为拖累,而是甘之如饴,如鱼得水。
她的战友、全国民主联盟执行副主席丁吴将军在跟美国之音谈到昂山素季性格的时候说,昂山素季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和演说家。她像演员喜欢舞台、主播喜欢镜头一样喜欢政治舞台。与民众打交道和对公众讲话是她非常开心的事。软禁,对她来说,最大的痛苦不是生活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是一个政治家因无法和民众接触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
昂山素季本人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她在长期的监禁生活中,每天清晨保持一个小时的清修,研读佛教教义,思考各种问题。她说,如果没有这些长时间的清修,缅甸的民运事业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虽然缅甸的民主进程距离胜利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无可否认,这个事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民主的种子、人权的意识在缅甸得到了空前的传播和最广泛的国际认知。作为主导这一切的政治家的昂山素季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她有理由被列入世界最成功政治家的行列。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119346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