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的起义,冲向了新闻自由的禁区/韩武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月07日 来稿)
中国在进入2013年,最震惊海内外社会的维权行动,就是《南方周末》的记者们,特别是在近日内《南方周末》报社员工,周日晚间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联署抗议。有部分编辑记者宣布罢工之后,很多的中国网友纷纷上网发帖表示声援。有网友发起了1月7日至南方日报大院门前献菊花行动;新浪名博的一位名叫"染香姐姐"的,表示将为现场声援网友免费发放菊花。评论人莫之许和媒体人北风也都提出抗议口号:"抗暴维权,新闻自主,开放报禁,撤销中宣部。"矛盾头直指中国的喉舌宣传部,向着中国政治改革的禁区,新闻自由发起了
第一波的冲击。
《南方周末》以其独立姿态追究真相,从创立之初至前几年,在中国媒体界一直有着风向标的价值和意义。这在新闻界早已成共识,特别是做新闻媒体的业界,不管是做纸媒的还是网络媒体的,一般主编都会为自己的单位订一份《南方周末》报刊的,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灵敏度和扩展自己的视野,不管自己的媒体是开放的,还是保守的。
这次,广东省委前宣传部副部长杨健任职南方报业集团党委书记,也敢站出来讲:党直接掌控报纸,报纸已经失去"灵魂价值"。认为南周官方微博发出的声明,意在掩护南周事件中的省委宣传部官员庹震,为使其免责而将责任推到报社记者身上,这已经触及记者的尊严底线。说明了,从事与新闻工作的人员,无论是管理干部,还是一般的记者编辑,从改革开放三是多年来,压在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一块石板,终于不能在承受了。正好有这位中共的宣传部庹部长,把这块盖得严严实实得大石板,给庹开了,媒体人思想灵魂深处的一股怒气冲天而出,挡也挡不住,正像被装进瓶子里的魔鬼,一旦被放了出来,必然要闹他个天翻地覆,这将会成为习李新班子上台后,2013年在政治社会当中的一次猛烈的冲击,也必会影响中共 开展所谓的政治改革的风向定位与进程安排,一个庹部长,给习李新一届的班子带来的麻烦,不是庹部长,“庹”了政治改革的的后腿,就是政治改革,“庹”了庹部长的官帽。
本来,通过元旦社论,中共已经向世人发出了信息,中共的政治改革,要靠中国的宪法作保证。不能说党大于法吧,起码要给世人做出个样子,党也要遵重法律。而这个庹部长,仅官为一个省党的宣传部长,就大笔一挥揭下了这个假面具,根本没把中国的宪法和媒体人的人权放在眼里。庹部长私自触动了中共自己认为的政治改革禁区,推到了潘多拉的盒子。
那么,既然这个盒子已经被打开,就不会再被关掉了。《南方周末》的事件,将是习李班子2013年的第一个难题,习李新班子是借此机会去新闻立法,还新闻自由,让新闻在法律的约束下,讲真话;还是仍然让新闻,只为中共自己讲假话、空话。最终误党误国,自毁长城。
没办法,事物的发展总是不能按着自己的意志发展。虽然习近平的思维很清晰客观,也遵循事物发展以前、现在、将来的思维模式,在稳中求进,坚持在经济发展中求政治变革。但天意难违,偏偏生出这么一个庹部长,不让你四平八稳的发展前进,在习李执政的开始,刚要走第一步,庹部长就逼着你去向前跑。这样一来,习李新班子原来准备一套政治改革的方案,就全打乱了。中共的命运在2013年要起步的政治改革进程中,焉知祸福,结果不得而知,中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韩武
2013-1-6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43083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