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专政政治主义/冯梦云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月05日 来稿)
正如资本主义被滥用一样,社会主义也被滥用了。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他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封建、资本到真正的社会主义全盘否定,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定义只是经济体制,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被马克思确定为一种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表述社会不同的层面。简单地说,经济制度描述市场经济形态,而政治制度描述信仰。
政治与经济的分类表述,在西方理论中是自成体系了。例如,被西方视为经济圣经的《国富论》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典。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就是政治的基本原理经典。在应用科学中,它们是各自表述的。谈治国平天下,西方纵横家就议政治学。《共产党宣言》是篇党章文献,基本原理就是《君王论》的模式。
谈修身齐家,西方心理学家就议哲学。例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谈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家就议《政治经济学原理》,基本原理就是《国富论》模式。
一万五千余字的《论语》不是一部人生论著,而是一部哲学、科学、政治和经济学大全。简言之,孔子论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有政治和经济的基本原理。只不过被近代政治强权独霸了解释大权而已。
史学家黄仁宇对比了中西方历史后,呼吁重写中国史和世界史,就是发现了中国理论宝库的众玄之门。其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定是中国最有争议的话题。
把各种经济制度推上“你死我活”的火刑台的第一人是马克思主义。他提出的资本主义消灭一切阶级,最终被共产主义代替的模式,具有柏拉图的理想说教的激情,却不合符历史实际。人类五千年文字记载史,并非路易斯·亨·摩尔根一部史学所能概述。
据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和中国二十四史记载,人类社会所有的经济形式,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都或多或少的保存着其形态。唯有中国近代史才有残缺和隐瞒。
史实证明,资本主义没有消灭所有阶级和主义,相反,发展和保存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人权主义由资本主义提出并写入《世界大宪章》就是文明进步的证明。
罗素说,人类的改朝换代之后并没有毁灭人类文化,而是增加了知识和发育成熟了国家。天主教不因基督教自立门户而灭亡,宗教也不因退出政坛而衰弱。同理,资本主义不因社会主义兴起,而退出历史舞台。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专政政治主义。只重复了《君王论》的政治本质而未表述出文明的进步。
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套包容主义的政纲,正在中国的经济领域和外交政策中重复,取得的成绩引世瞩目。
首先,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的理论中就坚定地提出坚持中共的一党领导的原则。接着前苏联的解体考验了中共在中国政治领导权中的信用。4000多万共产党员没有人退党。建国后一些政治运动中的党员干部选择了离开中国,但是,也没有酿成大乱。
到2012年十八大前,中共党员增加到八千三百万。说明,经济市埸化后,中共并没有被资本主义消灭。
这就证明,共产主义和中共不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水火不相容的敌人。中共可能是资本主义政敌,正如罗姆尼视奥巴马为政敌一样。但是,绝对不是资本主义的敌人。
中共和其它任何一个政党一样,可以接受政治挑战和竟争,但是,他们也是人,而且是比其它政党更纪律部队的政治团队,他们同样离不开市场经济的自由竟争规律。
孔子论政曰:无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比马克思在解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时,坚持了民主政治的底线。孔子认为,政治是民信的制造,而经济是生存的根本。民信立国,无食亡种。
张春桥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邓小平南巡对经济的解释是,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经济。这是硬道理。
特色社会主义比科学社会主义进步的地方是,由中共领导了资本主义参与了全球化的竟争。而且获得了胜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政治理论家马基雅维利论政写道:“当国家决定生存的时候,不必考虑什么正义不正义,什么仁慈与残酷。也不必管赞扬与诋毁,甚至可以把思考,搁在一边,唯要所追求的是要挽救国家的存在和自由。”
也就是说,当中国人民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还去反对资本主义和市埸经济,这种政客不是共产党人。
邓小平用“白猫黑猫,抓得住耗子的是好猫”,界定了特色社会主义救国纲领。
邓小平把实用主义立为社会主义纲领,奠定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基本原理,从经济上把中共的治国方向转移到了富国的轨道上。端正了中共执政的正经责任。
可以说,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民信制造。文革是民信制造的顶峰。毛泽东是伟人,他把个人造成了神。但是,这只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特性的信仰反应。苏联为此而解体。
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苏联是因为经济失败而解体,其实是经济发达造成信仰崩溃而解体。
中国文革后,不是因为经济发达而是经济失败而思变。邓小平的《猫论》改变了执政党的治国理念,共产党人中的改革派下海捉鳖了。
应当看到,这种转折并非特色,早在五十年代苏联也发生过三代四代五代党总书记的经济特色。战后苏联头5年的高速发展,使苏联牢牢确立了他作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的地位。 即1950--1980年,苏联工业增长远远高于除日本之外的所有西方发达国家。而如以战前为基数,1938--1980年,苏联工业增长比日本也快些。
战后35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比中国改革开放35年差。为什么解体了?特色社会主义不能保证执政党的永久执政权。
由此观之,特色社会主义相对科学社会主义仅是一个经济的华丽转身,并无政治改革的特性。斯大林没有转身,由赫鲁晓夫转了。毛泽东没有转身,由邓小平转了。这两次转身都促进了新兴国家的进步,尤其是国家的富强程度。至少打破了美国中心论。
如果,我们仅仅把特色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经济体制看待,苏联和中国的实践是成功的。
俄国和中国历史上是大国,在近代史上由于内战而衰弱了。西方走了市场经济道路而富裕了,特色社会主义同样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富裕了俄国和中国。所以,特色社会主义是功不可灭的经济制度。
政治史上的派系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任何国家不同政治信仰的人都会结社组党与执政党争论。
中国的争论还在继续。
民主政治的程序不仅会体现在民选投票形式上,更多地是出现在民议之中。无论是民主集中制还是民选制,民主第一要素是言论自由。
特色社会主义比科学社会主进步之处就是言论管制宽松了。这就是文明的亮光。共产党人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辩论。若不采用民选,而是辩论就能集中民心,不失为一大低成本的政治活动。
中国是文明古国,《论语》就是辫论文。特色社会主义可能会独创一条政治道路通往民主社会。重任由中共独立担起!
空话误国,实干兴邦!全世界都在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年成长。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01919523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