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明:“十八大”能否推动官员财产公开? 请看博讯热点:18大争夺战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7日 转载)
刘逸明更多文章请看刘逸明专栏
作者:刘逸明 文章来源:《零八宪章》月刊
中共“十八大”于11月8日在北京开幕,不出外界意料,总书记胡锦涛在报告当中并未提到政治改革,而只是说不走封闭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显然,胡锦涛眼中的封闭老路不是指当前的政治体制,而是指毛泽东时代路线和经济体制,而他眼中的改旗易帜邪路则明显是指类似于西方的宪政民主政治体制。
跟以往党代会上的报告一样,胡锦涛的报告同样是老生常谈,并无多少新意。不过,因为报告当中提到把民众的收入在2020年之前翻番,着实让不少生活艰难者感到眼前一亮。不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下,即使胡锦涛和其继任者真的有为民谋福祉之心,恐怕也难以达到民众对收入满意的境地。
首先,普通民众的收入并不高,即使翻番了,同样得面对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三座大山。其次,因为物价连年上涨,8年之内恐怕要上涨数倍,倘若收入的面值翻番了,也不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如果收入赶不上物价的增长速度,翻番的时候民众可能更是水深火热。所以,对于胡锦涛的上述表示,听众千万不要轻易鼓掌,否则很可能会大失所望。
毛泽东时代,大力推行平均主义,虽然收入相对而言比较平均,但城乡差距却巨大,城市居民可以时常吃鱼吃肉,而农村村民则往往连饭都吃不上,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殍遍野。另外,不管是在工厂还是在生产队,都有一部分成分优越者不劳而获,而“五类分子”则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即使所得一样,其实也是不公平的。
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多劳多得,在“六四”之前的改革开放时期,实际上社会还是比较公平的,民众的生活压力远不如现在这么大。“六四”之后,政治体制改革完全停滞,而经济改革则在邓小平南巡之后继续高歌猛进。一如既往的经济改革的确让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然而,虽然一般人都可以过上食有鱼、出有车的生活,但是,活得却并不轻松,因为其它方面的开支实在是太大。如果生病住院,动辄几万元,孩子读书,一年也得好几万,买房子和结婚就更不必说,即使是在三线城市,都得几十万元。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压力倍增的今天,普通民众往往只能每天辛勤地劳作,并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生活、家庭危机的出现。在很多城市,我们都看到那些蚁居者,有时候一家三口都挤在破旧阴暗的出租屋中,情景令人心酸。
几年前,有人计算过,要在北京买100平方米的住房,如果是农民,需要从唐朝不吃不喝干到现在,可见,仅房子这一项就能压得一般民众喘不过气来。跛足的改革让中国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如今,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远远高于0.4的警戒线。可是,中国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动荡,这再度证实了中国民众的忍耐力,不过,如果情况继续下去,很难保证民众不会上街抗议。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普通民众并未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果实,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除了贪官就是奸商。如今的中国官场,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官员已经成为了中国富豪的主体。在中国要想发财,尤其是发大财,就必须跟官员勾结,正因为如此,一提到中国的富人,往往就能让人自然联想到道德败坏、无恶不作者,仇富情绪因此而高涨,这显然不是因为贫民的嫉妒,而是因为富人们的为富不仁。
在西方国家,官员的财产必须公开,这是防止官员腐败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在中国,要想让官员公布财产简直比登天还难。据海外媒体报道,中共高层的开明派曾大力推动官员财产公开的法案,但一直没有下文,原因是因为阻力太大。可见,在中共官场上,从上到下都不乏贪官,这些贪官对公开财产最为忌讳。
“十八大”召开,官员财产公开这一问题再度进入了媒体和公众视野。在会议期间,中共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对记者表示,他们正在研究逐步实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官员财产公开在中共内部争议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仅仅由汪洋和俞正声两位政治局大员来推动相关法案的出台,显然是力有不逮。当然,两人在各自的统治区域内推动地方性的相关法案还是有可能的,但要在中国全面推行,恐怕遥遥无期。
在中国,一般的官员都热衷于贪污受贿,但高层官员却很少直接去贪污受贿的。他们只需要利用自己的亲戚去从掌管一些赚钱的项目即可,比如说房地产、电力、电讯等等,从事商业活动所赚得的钱财实际上比贪污受贿更可观,所以,与其说他们不贪污受贿,倒不如说是他们不屑于贪污受贿。
在“十八大”之前,多项民意调查显示,中国民众最痛恨官员贪污腐败,而胡锦涛和其他高层官员也多次谈到贪腐亡党的言论,这些可能会加快公开官员财产的步伐。但是,从贪官污吏前赴后继的态势以及官员财产公开法案迟迟不出台的情况看,胡锦涛等高层官员是只说不练,倘若高层能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一致,那么,要官员财产公开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在此次党代会上,中纪委的工作报告用“严重政治斗争”来表明反腐败工作的艰巨性,可见,中国官场的腐败问题的确已经病入膏肓。中纪委对该问题高度重视值得赞扬,但是,仅仅只是口头上的重视是不够的,还应该出台一系列措施来打击贪官和遏制腐败,其中,最应该做的一项工作也就是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法案早日出台。
当然,不管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还是官场腐败,其实都是制度性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是得启动政治改革,只有民众能用选票决定官员的仕途,媒体能自由监督官员的言行,贪官污吏才可能销声敛迹,财富的分配才能公平。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770409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