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温家宝向我道歉,才是真正改革派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11月06日 转载)
余杰更多文章请看余杰专栏
来源:明镜
中国贪官形象深植人心
许多人认为温家宝是改革者,他也时常唿吁政治体制改革,但纽时的文章一上线,中国互联网的审查就立即遮蔽,意味着中国还是具有一种掩耳盗铃的心态,然而,今非昔比,屏蔽已非阻挡信息的万能手段。《马来邮报》(The Malay Mail)指出,这个经济超级大国的政治菁英信心不足,迴避批判。统治者们害怕一旦人民知道真相,将会破坏他们政权的合法性,所以他们近乎不择手段地对付《纽约时报》。
如果中国继续碰到事情就遮蔽,继续进行不为人知的黑箱政治,那成为全球强权的日子仍遥不可及。《马来邮报》提到,温家宝应表现出更多的智慧,释放透明的信息,并重申以前他对公布官员家属财产的改革,毕竟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他是中国一个相对值得信赖的领导人,由他来重建人民对政府的信心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无论《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一文是如纽时所宣称依据事实的调查,或是像中国官方所言为抹黑的阴谋,《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认为都无法改变中国官员在公民心中的形象。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2年完成的研究,接受调查的3177位中国公民中,超过一半认为贪败是中国非常严重的问题,仅次于通膨,恐怕中国贪官的形象已深植人心,与其要找谁“不贪”,不如找谁贪得“比较少”。
温家宝2008年在四川青川县木鱼镇看望灾民。
腐败滥权蚕食中共执政根基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因此造成普遍的官商勾结,长远来看,这将造成中国经济严重的失衡。庞大的投资项目创造收取回扣的机会,只要在好几百亿元人民币的建设中贪取一些百分比就足以致富,如此利润丰厚的业务,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方面,腐败降低了领导者推动改革的动力,推动改革需要合法性,但层出不穷滥用权力的故事,却已开始蚕食中共执政的根基;同时,若要彻底革除贪污,影响的不只是领导人本身的利益,也会威胁到他们家族集团的财产,这将是一个硕大又盘根错节的问题。《华尔街日报》提醒,19世纪清朝的慈禧太后花了大笔银子扩建颐和园,为国家财政带来负担,北洋舰队因而好几年经费不足,最后在甲午战争中溃败给日本新式舰艇,不只割地赔款,也间接葬送清朝的统治,这是一个因贪败而起的惨痛教训,中国领导应谨记在心。此外,如果因贪败造成社会动盪并影响政权稳定,那中国要推动任何经济改革就难上加难了。
余杰:染缸中不可能有清官
曾着有《中国影帝温家宝》的海外流亡作家余杰,对温家宝家族持有庞大资产不感到诧异。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的专访中,他说自己书中就有提及温家宝妻子佩戴价值数百万元的首饰和儿子持有巨额股份等事,但温家宝的母亲杨志云是他当初没有调查到的。余杰非常赞同《纽约时报》的相关报导,认为如此钜细靡遗的调查不是他个人能完成的,他也指出中国各级官员都是贪官,毕竟“在这样的一个染缸中,不可能有清官”。
针对中国国内一些人站出来相挺温家宝,余杰认为这是由于中国2000年来专制主义制度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每个人还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现代公民”,他们还不习惯捍卫言论自由和批评官员的权利,却一厢情愿地把中国改革和进步的希望寄託在某个政治人物身上,他将此根深蒂固的心态称为“清官情结”,海内外的华人学者都可能有。
温家宝的家族声明中曾提到他们要“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余杰乐观其成,如果《纽约时报》真的被起诉,那透过这样的途径可能使真相越辩越明,让法律来做一个最高的评判,很多事情也必须摊在阳光底下来讲。
他也建议温家宝本人应亲自澄清大众的疑虑,而不是所谓的温家宝家人,毕竟我们不知道这些温家宝的家人是谁。他更期望哪天中国的新闻自由能解禁,诸如此类的贪官污吏能用中国自己的媒体来进行调查和报导。通过外国媒体报导再转回中国,他说:“这是极不正常的情况”。
专访尾端,余杰再度提到了自己的困境,他被非法软禁和折磨,最后被迫离开中国。余杰相信温家宝都知道这些事情,期盼身为总理的他能站出来说明,惩罚那些践踏法制的秘密警察。他表示:“温家宝如果能够公开向我道歉,才能说明他是真正的改革派”。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419207140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