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迷霧中尋找出若干脈絡林保华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9月06日 转载)
每到黨中央換屆,尤其是總書記要換人的時候,那年的北戴河會議特別引人注目,因為一般來說,這個會議將基本上決定下屆的主要人事。但是這個規律似乎越來越不靈,顯示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與權力交易越來越不順暢。這表明集團利益更為突出,需要以更多時間來擺平。
今年因為有王立軍與薄熙來事件的關係,北戴河會議更令人關注。從中共領導人的行?看來,今年的北戴河會議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之間舉行,期間穿插薄谷開來在合肥的審訊與判決。會後小道消息很多,但是人事版本相當混亂,顯示還沒有最後拍板。
不過從混亂的消息中,或是官方媒體確認的,也可以找出若干脈絡: (博讯 boxun.com)
第一,從薄谷開來回到谷開來。經過對薄谷開來的判決,大約可以確定,,基本完成與“薄”家的切割。也就是說,胡錦濤、溫家寶原先收拾薄熙來的“雄心”已經收斂,此案的公開處理不會涉及政治與貪腐,因此對薄熙來會從寬處理。除了重慶市的幾個公安官員,與薄熙來關係密切的政治人物與軍隊將領,也都先後亮相。這個情況雖然也符合胡錦濤的“維穩”思路,但是對溫家寶來說無疑是大挫折。
第二,太子黨利益不容動搖。這裡指的是開國元老這一級,例如劉源、薄熙來;谷開來的老爸是開國少將,分量還不足於讓她免罪。顯然,胡錦濤與溫家寶在黨內受到極大的壓力而必須退卻。傳說,胡錦濤因為處理薄案的“激進”做了檢討,溫家寶也被禁止再就政治問題發言,有“影帝”之稱的溫家寶四月以後就“息影”了。也難怪,太子黨不但有政治勢力,還有軍隊與經濟的龐大勢力,更有江澤民保護。
第三,胡錦濤提前跛腳。對獨裁者的“獨夫”來說,大內總管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胡錦濤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不巧緊接在薄熙來之後出事,兒子令古3月18日凌晨在北京駕法拉利出車禍身亡,旁邊是衣著暴露的妙齡女郎,事後有關方面將令姓改為賈姓,嫁禍賈慶林,因此不但害了令計劃的仕途,也禍延胡錦濤,中辦主任已提前換人。但這裡還有兩個疑問:一是車禍是自然發生,還是有人設計?二是警方改姓令為姓賈,他們的上司、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有沒有插手?權力鬥爭不擇手段,也就要多幾個問號。
第四,胡溫黃金十年被否定。胡錦濤的智囊胡鞍鋼在7月4日以創造“集體總統制”為名推銷胡溫的“黃金十年”,官方媒體也一度當作主旋律。但是不到兩個月,中央黨校轄下《學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在財經網上發表上中下三篇的《胡溫的政治遺產》進行駁斥,指出這十年問題比成績還多。雖然有關部分已被刪除,但是影響已經造成。中央黨校的校長是習近平,因此習近平扮演什麼角色值得玩味。
第五,胡錦濤裸退可以換回什麼?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胡錦濤不再續任兩年的軍委主席似乎已成定局。17大時曾慶紅以退居二線換來大家支持習近平;胡錦濤能換回什麼?黨章裡放進他的“科學發展觀”理論?他的愛將可以有幾個進入政治局,或者出任紀委書記與組織部長的要職,從而在19大與20大起作用?尤其要保障他身後不被清算。溫家寶也面臨這個問題。這都要進一步觀察。
第六,政治改革恐怕難以啟動。如果太子黨穩穩守住他們的利益格局,改革恐怕難以啟動。但是鑑於中國國內矛盾已經難以調和,因此不能不做出改革的姿態來緩和民怨民憤。鄧聿文的上述文章雖然明確表示“應該拿出勇氣,走出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第一步”,但是不要低估反對勢力。尤其如果只是作改革秀而已。目前跡象有二,一是政治局常委如果9改7,政法委與中宣部這兩個人們最反感部門降格;二是提升統戰的規格,加強拉攏減少鎮壓。問題這只是形象的改善而已。
18大後黨中央雖然還是集體領導,但由習近平掌舵。根據最近局勢發展,習近平看來也不是那樣“戇厚”,否則胡錦濤、溫家寶不會這樣被動。問題是他能否突破太子黨的利益格局。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共可能走張木生與劉源所鼓吹的“新民主主義”路線,對內可以包容一些,對外則還是以強烈民族主義來凝聚內部的團結。這條道路,還不符合普世價值。(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林保華所做的評論 2012.9.5)
http://www.rfa.org/mandarin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要了解中國最新重要資訊,請觀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網站http://www.twyac.org內的“共產中國”網站:http://redchina.ning.com)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87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