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建国谈爱国主义(与环球时报争鸣之十五)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7月05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环球时报5月8日发“捍卫爱国主义,知识精英最关键”社评。社评指出了当前中国一个怪异但又可能是真实的现象——“爱国主义目前在中华文化圈的处境并不妙,”原因何在呢?紧跟上文,社评按其一贯逻辑,将其矛头指向西方,“西方对中国的政治攻势咄咄逼人,而爱国主义阵地似是整个防线的最薄弱处。”为什么是“最薄弱处”呢?社评骂完国外敌对势力,再骂国内敌对势力。“中国舆论中总有一些人斥爱国主义是‘爱党’‘爱政府’,试图用社会内部矛盾瓦解中国的爱国主义”。社评高调宣告“中国需要一场捍卫爱国主义的公共舆论运动。”真是贼喊捉贼,造成爱国主义定义混乱,认识混乱的始作俑者竟成了爱国主义高地的占领者、捍卫者。
爱国爱什么?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祖国的父老乡亲,爱祖国的文化传统,既一个国家的组成三要素:领土、国民、文化。为全体国民利益要进行必要而合理地社会管理,既建立国家政权。全体国民用民主方式票选出政权组成人员,国民中因利益不同分出党派,各党派公平竟选政权组成人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政权组成人员(党派)是国民中的一部分,有其局限性、流动性、契约性、公仆性,接受全体国民的监督与制衡,这些都是民主社会常态。而一切专制者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一朝权在手,就将权力变成私家或一党之私产,使权力有其垄断性、永久性、神化性、全面性、人治性、党政合一性、政教合一性、残暴性。中共建国后用其党文化对全体国民洗脑。其党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党的核心利益就是共产党领导一切。用毛泽东话讲就是“秦始皇加马列”“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国旗中的大星代表共产党,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不变的军魂是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党是母亲,在人民之上,在所有政府机构之上,在法之上。反党者一律镇压。
在这党国一体的现实中,对爱国的认识形成了极大的混乱。有人讲“国家(实是党))负我,我怎爱国?”;有人讲“党误国,反党既爱国”;有人讲“不忘南京大屠杀是爱国,但忘记大饥荒、文革是爱国吗?”;有人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反之,有人讲“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有人讲“求助世界民主力量助我中华是爱国”有人反之称其为“卖国贼”“带路党”。厘清这混乱之关键就是要讲清一个常识:爱国不等于爱党!爱国主义是一种感情,是舒心、兴奋的幸福感、自豪感,是权利义务合一的责任感、尊严感。捍卫领土完整与主权是爱国,捍卫国民自由之人权是爱国,传承中华文化是爱国,将祖国融于世界市场经济、自由民主大潮中是爱国。爱国就是要当国家的主人,不当党国之奴隶。爱国主义的大旗在浩荡历史大潮中的弄潮儿——中国民主改革派手中高高飘扬! (博讯 boxun.com)
北京查建国 2012\7\5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14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