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建国与秦永敏谈行动十六字方针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7月03日 来稿)
张、査二兄:对你们的看法不持异议,问题是我们必须从中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垄断政权这个令人憎恶的现实出发推进民主化进程,这样,在其统治下它们出于自身利益和民主人权活动的压力会主动怎么一点点解决,和我们在现有条件下能迫使它一步步做到什么程度?这似乎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唯此,我们才能掌握历史主动权,把迫使当局解决问题逐步转变为按照民主人权原则解决问题。这种考虑是否合适?以此就教于二位仁兄。秦永敏
秦兄:对你的问题我在很多文章里反复讲过我个人的认识,既我们在中国民主转型中的十六字行动方针。现再简述如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十六字方针是“各自为战,全面出击,顺势而为,蓄力待发” (博讯 boxun.com)
“各自为战”,是讲中国民主改革力量可分十个圈圈。1,执政党内主张政治改革的老干部,含五七右派老人;2,独立自由派学者,含教师﹑记者、艾未未类艺术家;3,维权上访人员,含群体维权事件中的平民、弱势群体;4,维权律师;5,以意见领袖为代表的网民;6,少数民族中的维权力量;7,宗教人士中的维权力量;8,香港特区的民主力量;9,全世界华侨、留学生中的民主力量;10,以“政治犯”为核心的民运异议人士,其中分国内外两部分。每个圈圈有交叉有异同有配合,但更多的是根据自己所长各自为战,每圈内人亦如此。多角色合力,而不要有某圈是领导者,老想搞什么“大运动”“大签名”“统一战线”。
“全面出击”,是讲维权与专权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广义讲所有政改行动都是维权中的一部分。维结社权或言论权或经济权或司法保护权或信仰权或自治权等等。网络社会扁平式,东方不亮西方亮,热点各领风骚一段时。全面出击既可不断提升热度,对专权者形成持续压力,促其分化和变革。
“顺势而为”,是讲历史不可设计,不可预测,不可由某些人主导(或讲掌控历史主动权)。政改无方案,什么“先党内后党外”“先司法独立后其它制衡”“先公民教育再政治行动”“什么选举是突破口等各种突破口之说”统统是书生议政。所有努力都可为但都不可过高评估。中国民主转型无模式,历史在多方博奕无形之手调控中前进,做好自己想做可做之事足矣。
“蓄力待发”,是讲低调平和心态,可进可退的准备,蓄势蓄人际关系蓄自身之能力,待更大机会待突变待大变局,为民主转型做自已更多贡献。
查建国敬复 2012/7/3于京南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502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