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土壤与薄熙来现象 请看博讯热点:王立军、薄熙来事件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6月09日 转载)
中国会不会再来一次文革?至少王石暂时可以喘口气了,他认为不会。
(博讯 boxun.com)
其实未必。
中国现在的社会是一片沃土,一片酝酿动荡的沃土。社会的不公,贫富的悬殊已经达到极致。任何一点火星都有可能燎原,而星火已然遍地。
所以,任何强势有野心(中性词)的人物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利用这种不满,登高一呼成就自我。某种程度上,薄熙来就是这种人物。
现在,薄熙来陨落,很多人以为可以欢呼了。或许可以欢呼,但最应该欢呼的肯定不是我们这些百姓。你我这样的百姓,对于薄熙来,第一没有资格落井下石,第二没有必要辩护捍卫。
但薄熙来的升降却的确事关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生存和生活,即便我们不在重庆生活,去年和前年,不知道多少单位组织扭扭捏捏的红歌会,在不伦不类的上演。所以我们不得不正视薄熙来现象,因为薄熙来之后不能保证没有薄熙来。
在客观上,薄熙来做了几件很不错的事。在全国房地产飙涨的时候,重庆房价没有井喷;把公安从舒服的办公室赶到街头,交巡警制度给重庆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至少是六十年来);打黑未必全是黑打。正是因为这几件事,薄迅速抓住了很多老百姓的心,在数十位省市大员中脱颖而出,一时无两。
不仅在重庆,而且成为全国“左”派的精神领袖,甚至赢得某些“右”派媚眼,比如萧功秦。在萧功秦看来,社会在转型期间,需要一个具备绝对权威的强势领导人来掌控局势,引导社会走向民主。这叫新权威主义,据说当年邓看到这一理论时曾脱口说我就是新权威主义者。
这也难怪,薄几乎符合新权威主义的大多数条件:民望、强势、领导力。除了最后一条,就是引导社会走向民主。从薄的唱红来看,薄要引导的未必是民主,相反,却是激起差不多全部知识分子激烈反对的文革记忆。
南方某报曾披露,薄对身边人吐露唱红的真实目的是:改造人民的思想。人民的思想的确需要改造,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道德伦理被自上而下的上梁们一棍接着一棍的打得乱七八糟。的确到了该收拾改造的地步了。但是,薄的药方却是那些令人带有恐怖记忆的红色海洋方阵。我不知道这是薄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身边文胆的昏招,总之,这一步棋太失水准。
在红色恐怖的集体记忆下,既得利益者很容易联合有能力发声的“知识分子”掀起倒红的高潮。须知,“知识分子”并不是铁板一块全部贴在利益集团身上的附庸,但是,唱红主动地将他们粘合在了一起。再来一次文革,最害怕的还是既得利益集团。
对于老百姓,只要是瓜分那些不义者的财富,管他文革、武革,只要改变就好。这一点,尤其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中青年蚁族还有农民阶层来说,更加实惠。虽然最终,文革不能为他们带来福祉,但是,对于现状的不满早已超出理智的眼光所能达到的距离。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假如薄熙来真的代表文革,那么薄熙来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薄熙来倒了,但身后百姓的怨愤依然在积累。如果没有出路,这种累积起来的势能总会爆发。
薄倒了,看似“左”派失利。但中国何尝有在台面上的左派,又何尝有真正的所谓右派。薄的“左”派与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右”派的争斗,不过是一场逐鹿中原的游戏罢了。无论“左”“右u”谁能胜出,老百姓这头鹿只有疲于奔命的份儿。
现今薄倒了,我们看所谓的政策,所谓的调控,无一不是以劫贫济富为目的的最大限度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为目的。所谓降息,所谓刺激,除了加剧还有别的作用吗?可曾有过丝毫放开垄断的念头?百姓不过是禁脔而已。
从长远看,百姓毕竟不只是温驯的肥鹿,也会发脾气的。这一点,无论欧美还是亚非都已经证明了的。尤其是最近两年,在中东各国证明的很透彻。
这个十字路口,往“左”是文革,往“右”是禁脔,都不是百姓想走的,只有往前。前面是民主。民主的左,保护每一个需要保护的人,民主的右让自由的天空更加蔚蓝。都是不带引号的。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218342100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