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通肇事案: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燃爆背后的有罪推论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6月01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造成深圳5.26交通肇事事故中3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BYD电动车安全性不合格,或者说不应被有关部门作为合格车辆进入公共交通系统。
事实上,任何车辆都有在自然使用和交通事故中发生燃烧爆炸的可能性,这种事故确实可以被看为概率事件。 (博讯 boxun.com)
从当今使用燃油车辆燃料看,安全性依次是柴油,燃点高,发生泄漏后不易燃烧;其次是天然气,比重轻于空气,泄漏后挥发到大气中,因此不易大面积形成到能被点燃的空燃比;汽油和液化石油气最差,泄漏后附着于地面30-50厘米,遇火即燃。
然而,这是题外话。那些适用于燃油车辆的安全性,从技术上讲是不能直接适用于使用锂电池的纯电动车的。原因如下:
虽然,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已经被成功的应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锂电池也已经被证明是安全可以信赖的电池。
但是,仅仅是在这类应用领域。
按照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业内普遍接受的笔记本和手机电池,发生燃烧爆炸的概率在千万分之一。
然而,对于作为车用动力电池,锂电池最大的危险性,就是在正常驾驶过程或发生在深圳的这类交通事故时,电芯受损,极片短路,或者电路部分受损发生短路,都将直接造成的电芯过热问题,引发电化学反应意义上的热量失控,导致锂电池电芯中的电解液发生爆炸,并引发连锁反应式燃爆。
在这里,还需要明白的事实是,电子的传递过程在导体中是以光速传递的。
从短路到热失控,这种电化学反应会在瞬间发生。
大容量锂电池的威力有多大?笔者曾经在维修一组20AH,48v锂电池时,不小心,发生正负极电缆线短路。短路时夸张的说就像天空的闪电,或者说像电焊的火花,小指头粗铜质的电缆,瞬间融化。幸运的是,由于连接有保护板(相当于保险丝),连锁反应没有发生。
现在,回到BYD的这辆电动车上。让我们仅仅从其使用的电池上来看看其安全性。
根据BYD发表的 E6电动车数据,该车使用的电池组总容量为180-200AH。此外,根据国家电动车中心专家提供的数据看,其工作电压300V以上,最高电压达370V。
那么这个BYD电动车的电池组,相当于多少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或笔记本电池呢?大致是2-4万个。由于锂电池电动汽车是新兴技术,缺少参照和经验。我们假设其安全技术水平是达到了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一样水平,就是说正常使用情况下,对照相同容量比下,发生电芯燃爆的概率同样是千万分之一。那么,具体到BYD的E6电动车,发生燃爆的概率就是千分之二到四之间。
如果说目前深圳有800辆E6在运营,按照这个数据进行概率推算,这批车在正常使用期间发生至少会有1.6-3.2辆车会在发生这次交通事故中一样的燃爆。
这就是个人对正常使用状况下的BYD电动车E6的安全性推算。
那么在发生深圳5.26这类交通肇事意外的情况下,会是什么情况结果呢?
在BYD电动车燃爆造成司机和乘客死亡的血的事实面前,谈BYD电动车是不是通过了国家碰撞试验是没有意义的。
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的安全性测试,至今都是没有定论的,还谈不上世界通用的锂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标准。虽然美国和日本,韩国都已经大规模开始生产销售锂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锂电池汽车。尽管美国日本的电动车都发生过因锂离子电池引发的事故,但是,却没有像BYD这种燃爆导致乘客全部死亡的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这个世界著名的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第一的国家,尽管在数年前,德国政府都宣布了数百亿欧元的鼓励计划推动电动汽车工业发展,然而,至今没有一款进入市场的电动汽车。
笔者两年多前,因工作关系在德国期间,同世界著名的德国民间安全认证机构TüV负责车用锂电池的部门有过接触,其部门负责人明确告诉笔者,当时世界各地送检的车用锂电池,从技术原理上都无法通过其安全认证。
深圳的这起交通肇事事故发生后,BYD的电池专家出来说了,这个车里电池的电能容量只相当于3升左右汽油的能量值。
其实,就是3升汽油做成燃烧弹的威力也是非常可怕,足以在小汽车这个封闭空间里面致人死地。
而对于锂电池汽车而言,这3升汽油的能量,是以光速的传播速度释放的,这就是汽油燃爆与电池燃爆的区别。
锂电池发生短路后,自然地,车内使用的内部装饰材料,如那些塑料和化纤内饰,座椅泡沫会被引燃。最可怕的是,短路的瞬间电流足以融化金属钢板,如果有金属铝材,会被瞬间融化,如果遇微小片状结构,会成为燃烧弹,增加电池爆炸的威力。个人判断,那些塑料和化纤,是最后燃烧的,出租车司机乘客在电池组燃爆的瞬间就已经死亡。
可怕的事实是,现在的动力锂电池,无论是软包,圆柱,还是铝壳,都有大量的片状铝类材,是理想的燃爆弹材料。
综上所述,在造成5.26深圳交通肇事案3人死亡的血案中,这款比亚迪E6电动车,在技术上看是杀人元凶。
在追究交通肇事的责任人的同时,有必要拷问中国电动车安全性,追究比亚迪及其相关部门容许这种无定时随机汽车炸弹进入公共交通的责任。
笔者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尽管不能认同目前包括GM,丰田以及比亚迪这种电动车发展方向,但是E6这款车在驾乘性能上确实表现出了电动系统的优越性。
笔者认为,缺少系统思维能力,简单的将燃油发动机更换为电动机加电池,是造成比亚迪E6这类采用传统汽车结构,使用锂电池电动车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
附1:
、
附2:评注:
专家称比亚迪E6电动车电压及电池设计不合理
2012年05月29日18:35财新网[微博]杨秋波我要评论(14)
字号:T|T
【财新网(微博)】(见习记者 杨秋波)深圳5.26交通事故发生后,深圳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下称比亚迪)今日(5月29日)发布公告称,比亚迪E6电动车经过国家认可的权威检测部门,按照国家标准,全面检测合格,碰撞测试符合国家法规。
关于此次事故中比亚迪E6电动车起火燃烧,比亚迪称,在5.26交通事故这种极端的撞击情况下,经过多次碰撞、旋转,车内乘客和司机的生命必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即使燃油车也可能会发生起火燃烧。
对此解释,有专家表示质疑,认为涉事车辆着火或因比亚迪E6电动车电压系统及电池设计不合理。
清华大学电动汽车项目组组长韩建方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车电压系统高于200伏就是不安全的,而比亚迪E6电动车高电压系统多达300多伏,不仅可能在碰撞中产生电火花从而引爆电池,还使车内的人更易触电。此外,比亚迪E6电动车用的是插电式电池,充电插座一旦遭遇强大的外力冲撞,正负极接通短路,短时间内就会造成高温燃爆。
----------评注:电池释放的能量是电流乘以电压。电压过高的危险是,负责电池保护和管理的半导体元器件容易失效。
比亚迪在公告中还强调了电池的安全性,表示E6电动车搭载电池经过国家权威部门做过挤压测试,电池模块50%变形后,并没有发生起火燃烧,符合国家标准。
而据财新网此前报道,有锂电池业内人士称,一般电动车的公告测试和汽油车不一样,电动车是在北京、重庆或三亚做,大多数是在重庆,而在测试的时候,往往是把电池的电量释放到刚刚能满足驱动要求,而不是电量充满的时候测试,这样就不容易出问题,这也是行业内的一个潜规则。
韩建方亦表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充满电量后的电动车电压高出10%—15%,如果比亚迪E6电动车是在这种情况下做的测试,其实际电压会高达370伏,发生燃爆的机率也会更高。
此外,韩建方还表示,如果是换装式的电池,电池组内约有40多个模块电池,每个模块电池上都会加装保险丝,以保证事故发生时,电池本身会自动断电。而比亚迪E6电动车用的是插电式结构,保险丝更换成本太高,所以没有在模块电池上加装保险丝,且其所采用的电池组内有60—90个模块电池,不装保险丝的危险性更高。
比亚迪在公告中指出,E6电动出租车在深圳已有两年多的大规模运营,截至2012年5月,单车最高运行里程已超过20万公里,累计运行总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期间曾发生过18起追尾事故,均未发生人员伤亡和车辆燃烧。
比亚迪表示,目前事故车辆尚在深圳交警部门封存,公司无法接触事故车辆,车辆起火的原因尚未确认,将等待深圳交警部门的进一步事故鉴定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比亚迪还坚信,本次事件不会影响到公司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9722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