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印孔子名言,什么玩意儿?/夏余才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2月11日 转载)
来源:网易博客 博主:夏余才
(博讯 boxun.com)
昨天下午,陈光标参加了江苏省“两会”的小组讨论,他的江苏省“两会”提案也将是他旁听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议,内容就是建议人民币改版,在人民币上印上《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名篇名言,以弘扬传统文化。(2月9日中国广播网)
相信很多人知道和熟悉陈光标的,并不是他的创业史,而是他的高调捐款之举。一提起陈光标,人们总会不由得想起陈光标先生高举着人民币在人群中微笑的神情。看来,陈光标先生总喜欢和人民币打交道,捐款也和他人不一样,是直接发放人民币。即便参政议政,提交的议案依然离不开人民币。
离不开人民币并非不好,围绕人民币我们可以大做文章。比如,提些与人民币相关的有意义和建设性的议案。哪怕在物价普遍上涨的特殊时期和情况下,提出给全体人民发放人民币给予补偿也未尝不可,相信此类议案也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在人民币上印孔子名言,这种建议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却也显得格外的滑稽可笑。此议案可谓前无古人,恐怕亦是后无来者。纵观全球各国,似乎都难以找到这种例子。人们总是在货币防伪上去做文章,却没有想到还可以利用货币弘扬传统文化。
人民币所肩负的重任,实际上就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物品的交换。而让人民币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恐怕只有陈光标先生一人才会想到。不能不说,陈光标先生太“有才”了。喜欢直接用人民币做慈善的陈光标先生,梦想着通过人民币也能直接对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了。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自然是一件好事。孔老夫子地下有知,也会深感欣慰!但孔老夫子若知将自己的言语印上货币,又会作何感想?如此一来,岂不是将孔老夫子直接和货币绑架在了一起?孔老夫子和孔方兄,也就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家子”。
不过让人民币充当“课本”,这让我们的教育者又情何以堪?是不是间接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失败的,以至于需要一张纸币来承载这种艰巨的任务?我们的幼儿启蒙教育,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的传统文化教育呢?莫非,还不如一张纸币上印几个字更有意义?
况且,一张纸币的空间有限,所印内容同样有限。一句简短的孔子名言,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而在中国教育程度仍然不高之下,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含义?除非,你在上面进行逐字逐句的注释。否则,很多人都会读不懂。
而人民币一旦印出后,就不能轻易更改。按照陈光标先生的意思,是不是以后我们要经常在人民币上换换内容呢?可人民币随便更换内容,就会引发市场严重混乱。因为人们不知道他人或自己手中拿的人民币,究竟是真还是假了。
由此可见,在人民币上印孔子名言,不仅行不通也非常幼稚可笑。也只有钟爱人民币如陈光标先生,没事才会提交此等议案,玩起类似小学生收藏名人名言卡片的玩意儿。但人民币不是卡片,也不是用来给你写座右铭的。想玩,还是你自己回家一个人玩去吧!
本文来源:网易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81981400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