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赖昌星的遣返抱太大期望/郑现莉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8月01日 来稿)
经过12年的逃亡岁月,共和国历史上已揭露出来的最大走私集团的头目赖昌星终于“海归”了,有很多人欢呼这是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环球时报》更是发文认为此举警告了那些想要外逃的贪官们“此路不通”,还有更多的人热切盼望他能够协助英明神武的党中央把那些提供暗中保护的大老虎们揪出来。
《环球时报》的警告实在很无厘头,切不说近年来都引渡了哪些真正的贪官,但赖昌星算不上“官”,虽然他也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位子,但谁都清楚这只是在他从商成功后的奖赏,最多只是方便他交接权贵,仅只虚衔并没有贪污的机会,也不会有人向他行贿。 (博讯 boxun.com)
赖昌星能够发迹,最关键的是他与体制内各级高官成功建立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相互利用,共同把本属于国家财富的海关税收据为己有,赖固然聚敛了大量财富,但为他提供方便的体制内官员们所得未必比他少,甚至很可能更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这些官员们而不是赖昌星组织了走私集团,赖不过是前台经理罢了,当官员们面临危险时,他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
他们当然也力图相互控制,赖用行贿及色情要挟的手法尽力占据主动权,但从他最终被轻易打翻在地、狼狈出逃的结局看,个人力量再强、编织的关系网再大也不可能与体制性的政权力量相抗衡。远华案事发后虽已经处理了一批官员,但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赖昌星似乎都认为那些不过是“苍蝇”,真正的大老虎远没有浮出水面。
但回归的赖昌星真的会供出这些大老虎吗?在笔者看来,以往的经验并不能提供佐证,只是人们基于对大老虎的痛恨而宁愿相信自己一厢情愿的善意预期。
任何一个贪官既要中饱私囊、向下向民间商界索贿,但同时他自己的钱袋也会被人盯上,他也必须要把所得相当一部分供奉给掌握自己乌纱帽者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乃至谋取更大的权力。事实上,看看很多贪官的简历就可以发现,他们贪腐的高峰期与官位的快速提升往往是同步的。
究其根源,官员的选拔任命制首当其冲。当一个官员变质时,这在缺乏权力的监督制衡机制下即使不是必然也是有极大可能的,他就会逼使他权力范围内的官员和他一样贪腐,不如此不仅得不到提拔,还很可能被淘汰出局。大陆所有的官员都处在这大体类似的权力链条中,靠道德自律能做到洁身自爱者大体只能到主旋律的影视剧中寻找了。中国2000多年的官僚集权史,人们盼望清官,可清官往往象漫天繁星中的流星,稀有而且一闪而过,今天也不例外。
每一个被查处的贪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集团作案中的一分子。但他们中有几人愿意主动供出大老虎?负责查处他们的是上级,如果替大老虎顶缸就很有可能换来他们的暗中保护,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经常看到的同样数额的经济犯罪官员所受惩处往往轻于平民百姓。甚至有些“仗义”者宁死也不招供,算是真正践行了“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党的教诲。
有人说赖昌星的遣返会让不少人寝食不安,这句话我完全相信,不过这些人就甘心坐以待毙?他们当初能庇佑赖走私,难道他们今天就没办法发明个“躲猫猫”之类的游戏?据媒体报道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对赖昌星免于死刑的承诺,但按照中国政治逻辑,赖昌星想要善终的最好办法恐怕还是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反正已经死不了了,何苦牵连别人。
单纯从反腐上说,赖昌星如真有此心,为何不在国外时就把相关人及证据公诸于众?今番他已“海归”,以大陆今天的舆论环境及司法实践,即使他有心向社会公开大老虎们的真相,也未必有机会了。如果说死亡是硬封口的话,他遭遇软封口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一些论者从政治斗争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认为赖的遣返既是体制内各派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同时又能推进这种变化的进一步发展。果真如此的话,赖昌星也不过是又做了一次棋子而已,没有制度性的变革,中国的反腐败形势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逆转。看似清廉的政治集团也只是它不掌握实权时的假象,一旦主政后其贪婪甚至会超过前任。就此而言,赖昌星也未必会对中国的政治转型起积极作用。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91812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