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曝光不是“有毒食品”的终结者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4月14日 转载)
来源:华声论坛
(博讯 boxun.com)
河南双汇火腿肠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瘦肉精”时间被央视曝光之后,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讨伐热潮。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么强烈,是因为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最为重要的。
人类能够延续到现在,全赖饮食支撑。因为受科技手段的限制,千百年来人们对饮食的基本要求能达到无毒而且卫生就已经足够了。时至今日,饮食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按照常理,除非科技手段无法检测出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否则食品中是绝对不能容许存在有害物质的。即便为了满足感官的要求,添加一些物质,增加食品的外观色泽、口感、味道等,但也绝不能是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
这些年,有毒食品被频频曝光,什么有毒腐竹、有毒面粉、有毒鸭蛋、地沟油等等不一而足。在人们的意识里,有毒食品多半是一些小作坊所为,那些通过国家认证的大企业是不会干那种不道德的事的。然而,由于监管的疏漏,以及质量把关不严,一些有毒物质还是让大企业防不胜防。比如,双汇火腿肠含有瘦肉精,就是这样造成的。
瘦肉精究竟能不能通过双汇火腿肠事件,从此从猪肉中消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瘦肉精这个热门话题,尚未降温,上海又发生了“染色馒头”事件。4月11日19时30分左右,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销售染色馒头”被央视曝光后,市工商部门当晚便在全市流通环节开展紧急清查,下架封存了该公司生产的馒头1.6万只。同时,市质监局、市食品生产监督所、宝山区质监局执法人员当天第一时间对该公司开展突击调查处置,现场封存成品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香米馒头1.72万个,各种过期的“原料”馒头1920个和500克装柠檬黄色素一罐。(2011年4月13日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饮食对老百姓安全来说,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以往,因为面粉中添加增白剂而争论了很多年,现在国家终于禁止了这一行为。馒头真正的颜色不是洁白洁白的,像粉刷的白墙那样的颜色,而是稍微发暗,没有任何异味,只有面粉的香味。“染色馒头”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使馒头好看,刺激人们的购买欲。问题是,这种“染色馒头”用的颜料是非食用色素,化学合成的色素进入人体后是无法排泄的,容易积累在体内,对健康是有害的。
从公司名称判断,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不是小作坊,在食品中生产中应该是严格按照卫生标准生产,他们居然用非食用色素制造销售“染色馒头”, 这就不单单是质量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如果明知道色素对人体有害,那么,就是明目张胆地往食品中掺假毒素。
“瘦肉精”事件如果发生在西方国家,那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厂家不仅要召回所有产品,还要面临巨额的罚款甚至倾家荡产危险。就目前情况看,瘦肉精事件好像已经结束,双汇火腿肠仅仅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又开始上架,我们对违法企业太宽容了。也许这就是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的根源。
“染色馒头”目前的处境和瘦肉精火腿肠的处境是一样的——下架。韩正在批示中要求,每个环节都必须查实,依法严惩,严肃问责。他并表示,彻查过程必须向社会公开,查到哪里,公布到哪里,每个环节都不放过。公众期望的是将生产者给予严厉的处罚,罚到倾家荡产,并追究法律责任。否则,“染色馒头”今天下架了,明天可能在别的地方上架。
有了领导批示,由上海市政府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上海市食安办、质量技监局、工商局、警方和宝山区政府等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上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立刻成立。如果没有领导的批示,那就是“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互相推卸责任,渎职枉法,忽悠老百姓。
幸运的是,“染色馒头”和“瘦肉精”事件都是因为央视的曝光,才有了地方有关政府部门的紧急调查。如果,不是央视曝光,而是报纸,恐怕“染色馒头”还不知要销售到何年何月?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染色馒头事件看,以后老百姓食品安全全靠央视给监督曝光了。希望央视再接再厉,老百姓就指望你们了。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