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为什么不再是美国经济重要动力?/谢选骏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3月31日 来稿)
谢选骏更多文章请看谢选骏专栏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一向以技术和创新引以为傲,并将其视作在全球经济中继续领跑的主要动力。但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对这些被广泛认可的美国繁荣之本提出挑战,认为技术和创新已经不再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博讯 boxun.com)
美国之音2011年3月22日刊发分析文章,阐述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新书《大停滞》一书主要观点。考恩认为,技术和创新虽然仍在不断涌现,但是已经不再惠及整个社会。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Tyler Cowen)提出这样一个挑衅性的论点:在过去40年间,技术和创新的蓬勃发展,并没有转化为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生产效率的改进。他给自己的新书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大停滞》。这本通过电子书形式发行的著述还有一个副标题:美国怎样吃掉现代历史中所有的低垂果实,生了病,并将(最终)好转。
美国电子杂志Slate的资深作家蒂莫西·诺亚(Timothy Noah)在他撰写的书评中,将考恩的著作和1998年出版的一本书做了比较。那一部由华尔街日报著名记者鲍伯·戴维斯(Bob Davis)和戴维·韦塞尔(David Wessel)合著的书题为《繁荣:未来二十年的繁荣以及它对你意味着什么》。两位作者相信,因电脑而得以提高的生产效率,在加上社区学院入学人数的不断提高,将会把陷入经济停滞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美国中产阶级解救出来。
和戴维斯和韦塞尔一样,考恩的论点也是基于美国现代历史中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从1947到1973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翻了一番;而那以后,到2004年的30多年间,这个数字只涨了不到四分之一。
不同的是,前者当时乐观地认为,技术和教育将会给美国中产阶级再次带来好运;而考恩的看法却完全相反。他在书中写到:“我们依赖低垂的果实已经至少有300年时间了。”但是,他悲观地说,这些美国人赖以建立其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低垂的果实”,已经基本上被吃光了。考恩以所谓“低垂的果实”来比喻美国经济长期以来所享有的唾手可得的优势:免费的土地、移民劳工、强大的新技术,以及教育。戴维斯和韦塞尔十多年前乐观地认为,这些优势会振兴美国中产阶级。但是他们的预言没有应验。
在经历了大萧条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后,考恩的看似悲观的论调则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在他所说的“低垂的果实”中,免费土地早就不复存在了;而最有争议的,当然是他对技术作为经济动力的看法。考恩认为,美国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处在一个技术停滞期(technological plateau)。他认为,被广泛视作美国经济优势和动力的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并没有真正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就业机会,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考恩认为,技术和创新虽然仍在不断涌现,但是已经不再惠及整个社会。
他在华盛顿信息技术和革新基金会就他的观点举行的一个谈论会上说,他的批评者们通常以2001到2004这段新技术蓬勃发展时期来反驳他的观点。但他回应说:“那一段时期看起来是不错。但是严肃的经济学家们都同意,2001年到2004年那段时间只是一个幻象;中产阶级并没有从中受益。”考恩在书中说,从技术革新中受益的仅仅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们,还有就是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和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人,并没有转化成为新的就业机会。
他举例说,iPod在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到1万4千个;Facebook雇的员工不到两千;Twitter雇用更是少于300。他说,美国GDP的四分之一被用于“政府消费”、教育和健保等。考恩被认为是个“自由意志论者”(libertarian)。他在书中左右开弓——既数落了即便在中产阶级囊中羞涩之际还要大手花钱的民主党政府,也批评共和党人秉承的以减税刺激经济的论调是“不切实际”的。不过,考恩拒绝承认他是个悲观论者。他说,问题虽然不会在一夜间得以解决,但仍然有乐观的理由。考恩说,美国人要做的只是认识到过去繁荣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创造出更多“低垂的果实”。
……
不过在谢选骏看来,泰勒·考恩教授和他批评的民主党政府和共和党国会类似,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
在谢选骏看来,美国现在面临的困境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发达国家”的一个缩影。例如,日本的衰颓甚至还要早于美国,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停滞不前。而欧洲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危机在论证美国的危机实际上是全球化过程的一个结果。那就是整个世界正在走向平面化:发达国家日益丧失工作机会,而落后国家日益均分发达的果实。在某种意义上,美国在二十世纪从欧洲前辈那里得到的机会,所谓“低垂的果实”(比喻美国经济长期以来所享有的唾手可得的优势:免费的土地、移民劳工、强大的新技术),正在被全球化过程“外包”给中国、印度等国。而这个外包过程中决定性的一幕,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在西方已经意识到让中国提前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失误”,但为时已晚。
在目前的格局下,美国的技术创新不仅不再是自身经济的重要动力,反而变成了其他国家经济的重要动力。因为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任何技术创新一天之内就会被别人、别国轻易拿走,剽窃和盗版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
2011年3月28日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