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于景宁:校园维安千万别“虎头蛇尾”
(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5月19日
转载
)
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5月5日以来,本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32628人次,辅警力量22440人次,在上学、放学时段对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巡逻、守护和清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总体良好。(2010年5月18日)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上海的校园维安工作不仅在气势上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具有极大的震慑力,而且措施得力、防范严密、劲头甚健。如果能够一直如此坚持下去,则校园安全可保,党和人民也可放心。
(博讯 boxun.com)
但中国的有些事情,常常是虎头蛇尾,一开始往往声势很大,但时间久了,则变得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少。即以校园维安的历史来说,以前各地的一些学校也出现过学生被伤害的恶性事件,对于此类事件,常常是惨剧刚一发生,各级领导便立即赶赴现场,指导破案,查找漏洞,制定措施,布置防范。而公安在案发后的一段时间里,往往又是组织巡逻,又是派专人守护,由此,老师和学生也确实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但是,只要风头已过,社会舆论一平息,学校一段时间内未再出事,负责维安的有关单位便“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似乎天下从此太平。直至再次发生校园惨案,才又开始重视起来。
校园维安工作虎头蛇尾的结果,就是给犯罪分子创造了作案的机会和条件,就是为老师和学生增多了一份不安全的因素。因此,为确保校园师生的安全,不论有事无事,校园维安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要始终保持气势上的震慑力和劲头上的刚健,决不能虎头蛇尾。
我们之所以强调校园的维安工作不能开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则势头衰微,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犯罪分子何时会突袭校园,只要袭击校园师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未被消除,只要一些社会矛盾未得到及时的化解,一些犯罪分子报复社会、制造校园惨案的可能就会存在,因此,校园维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然我们在一些校园伤害事件发生后,高度重视、形成了“虎头”维安态势,那就应一直保持下去,千万别一看好长时间没出事了,就把“虎头”变成了“蛇尾”。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谁是校园血案的真正元凶?/ 陈维健
大陆校园血案之诡异及其后果/長毛僧
12亿是校园安保的“大手笔”吗?
讨论:中国校园血案频发的深层原因何在?
校园血案或导致社会管理大变革/牛笑
校园血案要“讲政治”/周岭
泾源县校园安全“六亲不认”/汪红光
校园安保难“面面俱到”/汪红光
不要让孩子们成为“校园战争”的牺牲品/张希雯
校园惨案的“懦夫文化”/廖德凯
从媒体要淡化处理校园惨案之谬论说起/程江河
愿校园血案永不发生!公权暴力与私人暴力/陈应富
校园血案,谁唤起了狼的野性/丛本华
地震中的校园:日本人的避难所中国人的重灾区/郝祥满
(图)
校园大门失守是社会失责
日本大学校园不应是性骚扰乐园
2009最流行的100条校园格言
上海商报:校园踩踏事故折射生命教育缺失
建立长效机制整治校园周边“三多一乱”/田中良
辽宁大学校园内的暴力拆迁
法学家就校园惨案的紧急呼吁书
担心校园凶杀事件送孩子进武校习武
BBC:校园血案频发 中南海出现两种声音
(图)
中国公安部:用警械枪支“坚决执法、毫不客气”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犯罪
校园惨案后,北京小学的一则通知
(图)
谁再袭击校园警方坚决开枪 孟建柱率员督查
公安部:谁再袭击校园 警方坚决开枪
朱廓亮:大陆官方借校园血案加大新闻管制
首都民警保安志愿者“三位一体”守护校园
小熊:网民敦促胡温就“校园血案”频发向百姓致歉
为消除校园惨案的社会起因致社会各界的紧急呼吁书
陕西屠杀儿童案更多细节披露:校园房产纠纷
(图)
多起校园杀童血案:温家宝指存在「深层次的原因」
校园血案频发引爆中国压力锅
(图)
中国发生多起校园血案外媒分析原因
(图)
北京启动两千专职保安队 保障校园安全
(图)
港媒:稚子何辜遭屠杀,校园血桉几时休
又是一场血腥的校园幼童屠杀,又是一次严密新闻封锁
警察在校园滥用暴力两少年学生一死一伤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