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美国学者《从中美关系看北京战略评估》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4月24日 转载)
来源:中评社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2日载文《从中美关系看北京战略评估》,文章说,对北京来说,中美关系变化发生不足为怪,也须以变应变,尽量避免让美国对华政策向着不利中国国家利益方向演变。胡锦涛日前出席核峰会,确是这样的一着高招。基于此可见北京制定的国际战略不乏高明之处,而且具有在关键时刻进行调适的能力。摘要如下: 全球核安全峰会本月12日至13日在华盛顿举行。47国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会议。世界知名媒体派出3000多人采访峰会进程。胡锦涛莅美以后,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双边会晤,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自然成为会议的亮点。这次胡锦涛在峰会会场内外举止得宜,在美国朝野也在全球民众心目中,突显了中国的正面形象,并且推动了自今年1月底突告恶化的美中关系继续向良性方向发展。 去年11月奥巴马访华期间表现的友善姿态,是其前任从未有过的。不出两个月,奥巴马却改变了态度,接连向北京施加压力,似乎他将收紧对华政策,美中关系可能大幅度倒退。 政治家随时准备应付变局,这在国际政治领域司空见惯。如果据此认为奥巴马“善变”,表示骇异,只能表明自己少见多怪。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国际局势正以快捷的节奏在不断变化中,中美关系亦不例外。北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变化中的美中关系?就美中关系而言,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所谓不变自然有时间也有事项的限制。变化发生了,不足为怪,也须以变应变,尽量避免让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向着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演变。 47国领导人或其全权代表出席峰会,事实上都是在给奥巴马捧场。这次胡锦涛出席峰会,也是给奥巴马面子的一种方式。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胡锦涛赴会有助于巩固美中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趋势。至于两国之间在人民币汇率、伊朗核问题等一系列事端上的摩擦,胡赴会及两国间的其它良性互动步骤,只会降低而不会助长美方对中国的敌意。 时至今日,不妨反思一下,北京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是否仍然需要遵循“韬光养晦”的原则? 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说到底,过去30年以来,究竟谁是贯彻“韬光养晦”的原则的最大受益者呢?毋庸讳言是中国。当前中国崛起未竟。在可以预期的将来,美国仍然稳居世界第一强国,这层估计当属无讹。然则,中国作为急起直追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此期间能够维持稳定的美中关系,则一二十年以后,究竟谁是两国稳定关系的最大受益者呢?答案显然仍是中国。 巩固执政地位是当前中共压倒一切的重大目标,为此就必须保持国内稳定;要保持国内稳定,就必须保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就必须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就必须确保过得去的美中关系;要确保过得去的美中关系,就必须遵循“韬光养晦”的原则。这些环节的因果关系足以说明,即使在现阶段,遵循“韬光养晦”的原则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决定出席核峰会,确是避免美国对华政策继续向着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滑落的一着高招。基于此可见北京制定的国际战略不乏高明之处,而且具有在关键时刻进行调适的能力。 历史上,国家兴衰的决定性要素并不全是综合国力,而是领袖智慧是否到位,以及由领袖制定并为精英群体接受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是否正确,加上若干并非纯然是巧合的机会,亦即所谓“国运隆否”。软实力的作用丝毫不逊于硬实力。无怪乎奥巴马政府刚履新就要强调“巧实力”了。
_(网文转载) (Modified on 2010/4/24)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联合早报:透视主持人让听众“滚”出上海风波 联合早报:金融海啸让中国西部“因祸得福” 联合早报:中国遏制高房价考验对地方约束力 联合早报:未来中国不得不提倡“多子多福”? 联合早报:奥巴马访华释放中美关系“积极信号” 小国朝鲜蔑视了所有的大国/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社论:海协海基熄灯后的两岸关系 《联合早报》:高房价透支中国的未来 独家: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或遭封锁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震区历险”记 男子:老子要把你抓起来!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