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官员财产申报走过场须看两环节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12月05日 转载)
来源:羊城晚报
重庆将在全市司法机关领导干部中率先试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消息经网络传播后,引起全国广泛关注。这意味着该市的“反腐”工作开始“深水区”的改革探索。(12月4日《华龙网》)
(博讯 boxun.com)
关于财产申报,全国已有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湖南浏阳等多个地方进行了探索,相比之下,重庆的探索把官员财产申报工作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不仅从基层试水到了省级部门,而且体现在财产申报制度设计的更趋完善。研究一下重庆财产申报的方案,我以为最大的亮点在于惩戒和公开两点。
所谓惩戒,是对不能如实申报的官员设置了罚则。重庆的罚则规定,如经举报查实属申报不实的,对拟提拔官员不予任命,对在任的官员就地免职。别小看了这短短两句话,却显示了财产申报制度对于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巨大功能,会让贪官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比如拥有多套房产的官员,如实填写吧,那巨额财产就露馅了,可能立刻就得进牢房;少填写吧,一旦被人举报有第二套或多套房产,那马上就会丢官。此前几个地方的财产申报,对不如实填写的,都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当然会瞒报、假报,现在填报是否属实和乌纱帽挂钩,对官员就是最大的威慑力。
公开也是一个最大的亮点。重庆的方案规定,官员的财产一年一次申报后,在市人大官方网站和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示。这就进一步断了隐瞒不报者的后路。过去试点的地方,都没有如此彻底的公开。阿勒泰只公开了官员的工资收入、奖金补贴等,对于官员历年来的全部财产情况,只保留在纪委的保险柜中,不对外。慈溪公开的内容倒是比较全,但只在单位内部公开,而且只公示3天。不向群众公开,却又说欢迎举报,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而且,仅凭纪委审核,纪委又怎么了解情况?显然,公开才能减少瞒报,申报才有意义。
以上两大亮点又是互相联系的:没有严厉的惩罚,申报就不可能真实;没有向群众的公开,虚假申报就不易发觉。所以这两大亮点共同推动财产申报的真实性。从目前来看,重庆抓住申报不实的惩戒和对申报内容的公开,是可以促进财产申报“真实而不走过场”。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落实官员财产申报,还需温哥加油 官员财产申报还是党纪形式 高新民: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还不够 任建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作用比较突出、比较全面 专家称中共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条件已成熟 孙立平:官员财产申报久拖,配套措施是借口 孙立平:官员财产申报久拖,配套措施是借口 我要“官员财产申报”/雷建炎 官员财产申报的几个关键环节/胡爱生 官员财产申报 ,先从九常委开始。胡温要带头!/李文采 雷声大雨点小:中国特色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官员财产申报,上到下还是下到上/李宁 官员财产申报处于胶着状态 仇富成官员心理负担 真实有效的官员财产申报制/白剑峰 甄贞:当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只是形式 官员财产申报,莫玩猫捉老鼠/崔秋雷 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温总理赞成吗? 宜早全面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姜海燕 官员财产申报为何首先是阿勒泰/刘洪波 落实官员财产申报还需“温哥加油” “官员财产申报”蹒跚踉跄而至? 四中全会通过官员财产申报制?舆论期待中共反腐重磅炸弹 四中全会前瞻:或对官员财产申报作制度性安排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陷僵局 温家宝确认 “官员财产申报制”将是反腐利剑 制度性腐败长期当道 官员财产申报制又泡汤/RFA 中青报:官员财产申报立法应有倒计时 新疆阿勒泰公示千名官员财产申报 少数人在京沪购房 (图) 阿勒泰试水官员财产申报:首批申报的没百分之百交代 官员财产申报“不完全公开”让人遗憾(图) 姗姗来迟 官员财产申报新疆试验 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被疑作秀 有人预言终会流产 新疆阿勒泰将试行官员财产申报 7成受访官员反对 800万来源不明财产仅判3年 官员财产申报不能再等 (图)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