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专家徐博东:两岸经合宜先易后难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3月04日 转载)
来源:香港文汇报
且不论最终的名称是叫CECA(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还是其他,两岸到底要不要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如果签,是分步走、还是要一步到位?已成为当前岛内最热门的议题,同样也在北京的两会成为热点。知名台湾问题专家徐博东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现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在台湾方面,大陆则对此早已深入调研和评估,并形成了一定共识。他认为,两岸要在短期内就经贸合作达成一揽子协议并不现实,双方可以本著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先就台湾迫切需要解决的石化、纺织等议题,达成个别单项协定。 (博讯 boxun.com)
早在CECA提出之初,岛内蓝绿阵营间就已开始了一场激烈争辩。这其中,既有台湾工商界的大声疾呼,也能听到绿营泛政治化的强烈质疑。有蓝营人士主张,「愈快签愈好」。但绿营方面就批评CECA「出卖台湾」,将台湾「香港化」。对此,徐博东表示,绿营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虽然CECA与CEPA只有一个字母之差,但却差别巨大。事实上,CECA接近于FTA(自由贸易协定),但迴避了敏感的政治议题。
绿营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
他批评说,「台湾有些人并不是真糊涂,而是要鸡蛋裡头挑骨头,是不顾台湾企业和民众的利益,人为地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
事实上,两岸协商签署CECA一事最早由马英九去年4月在竞选台湾「总统」期间提出。当年1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此先后做出积极回应。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座谈会上明确表示,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回应马政见大陆显诚意
徐博东认为,马英九的当选说明大多数台湾民众是接受马英九的主要经济政策取向的,而大陆方面是看到了台湾的困难,急台湾之所急,才接受了马英九的提议,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善意。
徐博东指出,通常来讲,只有经严谨评估之后,大陆方面才有可能由胡锦涛出面来回应马的政见。所以,在两岸签署CECA问题上,目前大陆方面的问题应该不会太大。「只要对台湾有利的,大陆都会努力去做,而且会尽量做好。现在主要的问题在台湾方面,CECA不仅被绿营泛政治化,即使在蓝营和马执政团队内部,恐怕也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三年达成CECA较可行
由浅入深防「过敏」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衝击下台湾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岛内六大工商团体不久前发出联合声明,催促马英九当局尽速与大陆签署CECA,并借此能分享大陆与东盟(10+1)合作平台。一些人士甚至预言,若不签订协议,将迫使岛内厂商外移、产业空洞化,失业加剧,台湾将彻底陷入被边缘化境地。
存敏感问题难一步到位
徐博东认为,儘管台湾工商界和学者很著急,但相信台湾内部要真正就此达成共识还需要一段时间。「当然,一个政策的推动不可能让全社会都同意,也需要政策推动者的魄力和胆识。政策推动者要向民众进行宣传说明,争取多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至于未来如果两岸签署CECA,会包括哪些内容,是要分步走、还是要一步到位,徐博东表示,CECA是一项複杂的系统工程,很难一下子就全部达成共识,其中有些内容可能相对简单容易,但有些就敏感複杂,双方的利益都要顾到,所以两岸需要先易后难,先在一些方面取得成效,以培养更多的互信和争取更大的支持,然后再转向比较困难和敏感的问题。
明年1月,大陆与东盟间进口关税率在10%以下项目将有望随著一体化而全部降至零。2012年,台湾出口的两个最大对手日本与韩国,也有望纳入这一框架之中,全面享受关税日渐归零的好处,而台湾的相关产品,却可能还要被课以至少6%以上的关税,这无疑会令台湾产品的竞争力大大下降,使台湾经济雪上加霜。
徐博东认为,两岸今年年内可能先就台湾迫切需要解决的石化业、纺织业、机械业等关税议题,达成个别单项协定,但要一下子达成一揽子协定目前还不成熟。
两岸经合对台大利多
此前,台湾方面曾有官员提出两岸三年达成CECA的愿望。徐博东认为,期以三年是比较现实的。他说,CECA涉及到台湾摆脱经济困境问题,但同时也是欲速则不达。两岸在未来谈判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事先预想不到的变数和分歧,毕竟两岸间政治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旦接触到具体问题可能就会暴露出来。
徐博东强调,台湾的市场毕竟太小,台湾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与大陆进行经济整合对台湾而言将是大大利多,否则台湾企业在中日韩与东盟关税以及更多经贸互惠的大框架下,难免会被边缘化,甚至可能受到灾难性打击。本报两会报道组北京3日电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徐博东:全民「倒扁」有利于反独促统 北京著名亲民进党学者徐博东退休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