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鑫:南京纪委说周久耕只是买包好烟尝尝鲜!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12月23日 转载)
对于正闹得扬扬沸沸的南京市江宁市房产局长周久耕“天价香烟”事件,南京市纪“10号接待员”对记者称,网络消息不可靠,仅凭网络上出现的几张照片,是不会贸然对周久耕进行调查的!而且还说:偶尔抽一包“九五至尊”香烟,尝尝鲜有何不可?(见12月19日《成都商报》)
(博讯 boxun.com)
好一个“尝鲜说”,说为了尝鲜才买一包“九五至尊”的天价烟,恐怕周局长本人听了也会不高兴的:你把我局长当成什么人了?其实,就事论事,纪委要替这包烟打圆场并不难,譬如可以说,这包天价烟其实是“山寨版”,一块钱一包的地摊货;可以说不是周局长本人的烟,不知道谁开会之前放在桌面上,烟瘾上来的周局长随手就抽了起来;再不然可以说,照片是“华南虎照”,是网友的PS作品……
一包烟,其实是小事,公众之所以追根究底,抓住不放,是对腐败的天然愤慨,是希望得到隐藏在烟背后的相关信息,而南京市纪委对沸反盈天的舆情以一句“网络信息不可靠”了之,甚至还为用一个极其拙劣的借口替其开脱,公众难免要问:你们是如何得出“偶尔抽抽”的结论?“网络信息不可靠”,谁更可靠?你们是不是要等着人家告上门来,才会启动调查机制?纳税人掏钱供养你们,是用来摆设的吗?
虽然,南京市纪委的表态让公众极度失望,但冷静下来想想,似乎对他们也不能有太多的指责,更多的恐怕不是人的因素。就目前的体制而言,仅凭一张网络照片,确实是难以启动纪检的调查机制,对官员进行调查的。中纪委《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中第六条规定了8种案件受理情况,像网络监督找不到对应的条款,难以直接启动相关机制,只有当事情引起党委重视,再由党委决定才行。
这样就存在意愿问题,如果有人闻不到民声,不了解民情,或者存在主观故意,那些腐败分子便很难得到及时的调查、处理。一些官员腐败、腐化早就是声名在外、街闻巷知,就是得不到体制的纠正,部分原因正在此。因此,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兴舆论监督媒介的勃兴,应该尽快给相关体制打“补丁”,给出启动调查机制的阀值,使得体制的神经更敏感些,及时感受民情,感应民声,形成良性互动,增进法治水平。这无论对公众,还是政府,都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