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一镇欠债四百万 还清需要80年/邱海昌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12月04日 转载)
网海闲逛,偶看到了“宝鸡市陈仓区县公镇政府的欠账单上,各种拖欠费用竟然高达408万9千4百块,还完400多万的账务,至少得需80年”的新闻不禁感慨万端。
(博讯 boxun.com)
时下,地方政府欠债在全国极为普遍。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近40%的县一般预算均呈赤字状态,乡镇基层债务额已超过5000亿元,且每年还以2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
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研究员按照财政风险矩阵,对中国截至2004年的公共债务曾进行全面测算。测算结果,全部政府负债规模或为12.4469万亿元,占2004年中国名义GDP初步核算值的91.18%。
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当前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化解困难,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绕不开的“绊脚石”,有的已严重影响到乡镇运转和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地方政府违法大规模举债的根源是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预算法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在于地方政府、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因为其权力不受约束,所以可以随意举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上马项目,也可以把债务甩给后任而不承担任何责任。
由于盲目举债,造成地方财政沉重债务包袱。债务到期后无力偿还,只好拖着赖着不还。一个县官曾大张旗鼓地提出了“一年举债搞建设,十年清还欠债款”的口号。可是他能在这个地方干10年吗!恐怕过不了几年他就“政绩卓著”高升了。剩下一个烂摊子给下任,下任负责吗?别忘了,他还要忙着搞政绩升迁呢!
“虱子多了不怕痒。”为官一任,上届领导借的钱让下届领导还,而下届领导因为债更多所以更不发愁。上任领导欠的债随它去,为了本届领导的面子和政绩,继续举债!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地方政府举债搞建设,无非是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据2007年资料显示,在我国662个城市、两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诸如“现代国际大都市”、“百里长廊”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当然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吃喝招待、公车、公款旅游等方面。“屁股底下坐栋楼,一顿吃头牛。”虽然纳税人不必拿现钱,最终仍要由纳税人掏腰包。在“超前发展”的口号下,寅吃卯粮乱举债搞建设的做法,是导致许多地方政府负债、甚至频临破产的直接原因。
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日益增长和逐步显现,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隐患。因此,解决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应当从限制地方政府、尤其是“一把手”权力入手。考核干部不能只看“政绩”,还应看其在任期内产生的债务情况!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取暖费飞涨冷人心/邱海昌 官逼民反错在官/邱海昌 限时发言限制旁听的听证会怎能服众/邱海昌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