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官员,把公车让出来如何?/刘忠世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8月06日 来稿)
7月2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审议了《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草案规定,乘客不主动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阻和制止,对于拒不改正者,可以拒绝其乘坐。不履行义务者,市政主管部门还可以处以50元罚款。(来源:大河网)
(博讯 boxun.com)
对这一明显的行政乱作为的规定,人们持有异议并加以质疑,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例如,买票上车,合同成立,凭什么赶下车去?难道就凭郑州市自己的规定?你一个市的规定,还能高过合同法?谁来罚款?且不说罚款的权力值得怀疑,就是让你罚,难不成“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每辆公交车上派一个执法者?再如,让座作为一种道德行为,依靠的是人们的自觉,一旦变成强制,究竟会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还是降低道德自觉性?
诚如官方的说法,这是为了提高郑州市的文明程度,如果真是想达到此种目的,在下有一个建议:郑州的官员们,把各自屁股下面坐着的公车让出来,如何?从书记、市长开始,提出提案者和赞同提案的那些常委们也要紧紧跟上,其他官员,处级以上一般都有公车可坐吧?那就主动地在书记、市长带领下,自觉地为提高文明程度,把公车也让出来。并且,不让出公车者,每乘坐一次,罚款500元。如何?
我这建议,肯定有利于提高郑州市的文明程度:首先,官员让出公车,充分体现了关心民众的高风亮节,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在这一行动的巨大感召下,肯定会带动社会风气的大面积好转。其次,官员让出公车,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污染、缓解交通压力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义。其三,官员让出公车,自然要换乘公共汽车,这不仅有利于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更有助于带头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如是,何愁文明程度提不高?其四,官员让出公车,也就没有了与群众的隔阂,如此打成一片,不仅有助于养成民主习惯,更有利于“主人”对“公仆”的监督。要不然的话,谁知道坐在哪辆车里?谁知道在干嘛?
这一次,我也含泪劝告,官员们,把公车让出来吧。当然,那车本来也姓“公”,和公交车的“公”是一个字。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弄死个农民何需100万/刘忠世 聂卫平的“爱国病毒”/刘忠世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