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纪云《炎黄春秋》文中不提胡趙 扭曲歷史真相/秦勝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7月13日 转载)
內地的《炎黄春秋》雜誌,今年第七期發表了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的文章:《國務院大院的記憶》,其中對因六四事件而被廢黜的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作了正面描述,稱讚趙紫陽在擔任總理時倡導節儉,反對鋪張浪費的精神。雖然《炎黃春秋》向以敢發表言論大膽的文章出名,但如此正面報道趙紫陽,還是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內地傳媒所僅見。這是否意味以胡溫為首的中共領導層在趙紫陽的歷史功過評價問題上再次出現鬆動,值得觀察。
(博讯 boxun.com)
當然,這樣的文章能夠發表,與田紀雲的身分不無關係。畢竟,他曾經是國家領導人,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任內,亦以主張改革、言論大膽而甚得好評。此次《炎黃春秋》在發表田紀雲文章的同時,還配發了他陪趙紫陽於1985年12月在河南考察工作的照片,更屬罕見。這樣的文章和照片,很容易讓人回想起趙紫陽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所作出的努力。這很容易讓人回想起「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的順口溜。
中國如今講領導人對改革開放的推動,只講鄧小平而不提胡耀邦、趙紫陽,甚至不提當時的整個中共領導層,無論如何都是扭曲歷史真相。而這樣的扭曲愈嚴重,還原時要付出的代價就愈大。
百姓對歷史功過自有一本帳
田紀雲正面評價趙紫陽的文章能夠發表,實際上是替中共提前還原歷史真相的努力。胡溫為首的中共領導層能夠以寬容態度對待之,亦可能是考慮到六四事件畢竟已過去了18年,中國現在的國情與那時相比,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讓田紀雲正面評價趙紫陽的文章發表,適當的鬆動對那段歷史的記錄,已經不會引起什轟動反應。
其實,老百姓對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等人的歷史功過,心中從來就自有一本帳,只要胡溫為首的中共領導層在治國方略上不出大問題,老百姓對這些歷史人物的評價,基本上不會對政局產生重大影響。
秦勝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于成玉:《炎黄春秋》的又一道闪光 呼吁民主未受惩处《炎黄春秋》越来越大胆 《炎黄春秋》打了个漂亮的擦边球/冼岩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