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伊拉克问题上,两害相权取其轻
(博讯2006年11月24日)
国会选举的结果和公众对伊拉克的看法触发对美国战略的全国讨论。这是一个承认伊拉克现实并调整美国国内外政策的紧迫时机。
(博讯 boxun.com)
但美国似乎在浪费这个机会,尽管有一些新的改变和包装,但仍混沌。撤军的讨论仍然是坚持到底或回家。两种意见都是委婉而虚妄的。两边都认为对方的意见不能回避进一步的灾难,而且两边都是对的。但主张坚持到底的人认为美国和伊拉克应该更好地做我们一直尝试做的事,但没有迹象表明要怎样做。那些希望派遣更多部队的人不知道军队可以从何而来。而支持离开的人则没有遏制随后的混乱的计划。
这个僵局可能导致一种折衷的立场。两党合作的伊拉克研究小组得出“多数人同意”和“保存面子”的建议的希望似乎不大。尽管这些人们准备鼓励更广泛的外交,但他们不是魔术师,他们面临一个无法脱离的棘手局面。
美国在伊拉克重军驻守难以持久,因为有两个无情的事实:经过长期的努力,它没有生效,而且它得不到支持。美国的占领已经成为毒药;它从潜在的资产变成证实了的负债,而伊拉克和美国的人民都反对它。伊拉克的状况是一个灾难性的诱捕行动,花更多时间等待那里的安全和政治稳定是徒劳的。只要美国仍然负主要责任并可以承担责备,伊拉克政府和人民不会像一个国家那样全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要打破这种困境,领导层需要以诚实、勇敢和承诺超越混乱,构建若干要素组成的战略:
接受不会有任何好结果或好出路的现实,并承认撤退的后果实际上比留守的危险好一些。不愿过早撤军有充分的理由,因为撤军后会有各种恶化的情节。但美国撤军可以刺激伊拉克人一起行动。留守不能回避撤军的任何重大危险,还会有更多麻烦——牺牲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剧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抵触,凝聚恐怖分子,让主要角色逃避承担更大的责任,并转移为该地区带来平静、稳定和现代化的集体努力的注意力。
撤军之初必须灵活而有技巧性地应用阶段性,无须公布结束日期,但要有相当的决心。根据美国的承受能力继续向伊拉克提供训练和重建援助。
美国中东外交政策的重新定义需要有长远考虑。美国作为等式中一个潜在的支持因素,要保持合格而谨慎的军事力量,但这个策略同时需要依赖多边政治合作、谈判和调节;解决必然滋生更多暴力的经济差距;投入更多国家决心。
由于牵涉到重重困难,以及美国一直的表现方式,美国领导人未必能做到这样的议程。但美国有这样的机会。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作者:Jonathan Moore *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江苏荣:中国人权和伊拉克问题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