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续:中国共产党及中宣部? 请看博讯热点:政治体制改革
(博讯2006年4月29日)
综述:
中国共产党及许多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每年从国库得到大量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 并把这类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称为“国家机密” 。全中国大陆纳税人没有也不可能有过问中国共产党及中共中央直属机关每年财政预算和用场。中国共产党及中共中央直属机构财政从不透明。
(博讯 boxun.com)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简称“中宣部”或“中共中央宣传部”,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同时对中国大陆国内与媒体、网络和文化传播相关的各种机构的监督控制以及对新闻、出版、电视和电影的审查,另外对国务院组成单位文化部等、国务院直属机关和直属机构新华社、人民网、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也有监督权,在省市区及其以下文化局和广播电视局均由同级党的宣传部管理及督控。
很多学者人士认为,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在中国大陆流传着许多谎言,比如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壮丁、沈崇案、六.四大屠杀、西单民主墙、贪污受贿及“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因此,“正史”是有良知的中国学者的责任。
有众多观点认为,本质上,编造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丑化异己,成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根本原则。在这个语境下,宣传和新闻成为一个对立的词语,前者唯有目的宗旨而可置事实于不顾,后者则是对事实的真实记录,否则被称为“假新闻”。
有许多法律人士认为,中宣部的许多行政并没有法律依据,对言论与媒体的控制、裁量权力过大,导致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等自由被侵害。
中宣部:骨干人物名单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王太华
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中央文明办主任胡振民
中宣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金炳华
中宣部:吉炳轩副部长
中宣部:李东生副部长
中宣部:高俊良副部长
中宣部:雒树刚副部长
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
中宣部:刘鹏副部长
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文明办秘书组长孔令
中宣部:干部局副局长齐鹤
中宣部:文艺局艺术处副处长
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组”骨干人物名单:
中宣部:原新闻局局长 及“新闻阅评小组”组长刘祖禹
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柴全经
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副组长何黄彪
中宣部:新闻局宣教处处长尚墨玲
中宣部舆情局副局长 孙瑜
中宣部:网络阅评组副组长 李德民
中宣部:新闻局网络新闻处处长 葛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蔡名照
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 刘正荣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管理司司长 肖时国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江绍高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级巡视员 宋乃琪
外交部新闻司参赞 宋荣华
中共宣传机构骨干人物名单: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茂林
中央外宣办主任赵启正
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
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副部长张西南
中央文明办秘书局副局长刘斌
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李牧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覃志刚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
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江绍高
求是杂志社总编戴舟
前中共宣传机构骨干人物名单:
前中宣部: 部长陆定一
前中宣部: 部长袁木
前中宣部:部长丁关根
前中宣部: 部长朱厚泽
前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郑必坚*
前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2005调)
前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
前中宣部:副部长王晨
前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
前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
前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刘忠德
前中宣部:副部长白克明
前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孟伟哉
前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准
前中宣部:副部长周扬
前文化部:部长刘忠德
前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
郑必坚: 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最高层核心智囊人物, 胡锦涛智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现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理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等官方和社会职务。
他曾长期担任高级领导职务,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他是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