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中美合作还是对抗-布什政府的难题
(图)
(博讯2005年11月21日)
美国的反导弹体系主要针对中国
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抵达蒙古。布什的中国之行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
毫无疑问,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中国是否真的有朝一日能取得这样的地位现在还很难说。不过,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众多的人口以及有力的外交却让世界各地都感受到中国的份量、不得不与中国领导人对话。
正因为如此,美国总统布什周末对中国的访问才会引起如此的关注。美国和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如何处理相互关系,北京怎样同国际制度接轨都关系重大。不过,与人们的期待相比,布什对中国四十小时的访问却只有很少看得见的成果:中国将购买七十架波音飞机,在反恐问题、防止流行病及自然灾害的问题上中美将继续合作。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需要最高级别的访问来实现。而对双方关系中棘手的问题,中美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共识,比如美国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据估计,今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将达到两千亿美元。同样,针对美国人抱怨的人民币汇率过低的问题以及中国大量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双方也没有就任何具体措施达成一致。其实,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完全可以做得很好,这从保护2008年奥运会的会标和吉祥物等就可见一斑。
诚然,中美关系非常复杂,但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美国还没有决定到底应该把中国看作机遇还是看作威胁。不过,华盛顿那些批评中国的人显然很有市场,支持者来自不同的阵营。军方人士对中国大幅度扩充军力感到不安,工会和企业主齐声呼吁应保护美国市场不受中国产品的冲击,基督教人士表示应支持受迫害的中国教友。今年八月中海油收购加州优尼科石油公司的计划失败只是许多美国人将中国视为威胁的一个表现而已。美国参议院以90%的多数票要求布什审查这桩经济上对美国公司完全有利的交易,中海油最终不得不放弃竞标。
访问日本时,布什对中国的人权提出批评并称赞台湾是中国走向自由、繁荣、民主的榜样,这只是为了满足美国国内听众的需要。一周前布什会晤达赖喇嘛,也是如此。而与胡锦涛周日坐在人民大会堂时,布什却不再强烈呼吁民主,而只是表示希望中国走向民主。即使布什在国内没有公开表示,美国政府其实是将希望寄托在与中国合作上,而不想对立。事实上,21世纪的问题只有靠与中国合作才能解决,不能与中国对立。朝鲜的核问题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不过这个例子也表明,在工作层面上的密切接触比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结果的高峰会晤更有意义。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文广播部主任冯海音
*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中国取主动姿态进一步稳定中美关系
胡布北京会显示中美关系稳定
布什访华有助中美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
中美关系未来15年四大挑战
美前总统布什:中美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纳税人的血汗钱:中美公务员,花钱有区别
(图)
老布什:中国和平崛起不可挡 中美敌应做朋友
(图)
中美峰会应重大局 以减少互不信任为目的
(图)
中国政府为什么集体失语——三评佐利克关于中美关系问题的讲演
徐家杰:中美经贸战刚柔互制
中美关系前景真的那么乐观?
薛理泰:北京更需要顺畅的中美关系
专家:中美遏独有共同点
(图)
联合早报评论:中美像两只雄鹰不会相撞
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稳定期
中日关系还看中美
(图)
胡布峰会脚下的中美裂痕/冼岩
陷落低谷的中美关系
飓风折射出中美差异/心田
中美元首共同会见中外记者
中美合力推建设性合作关系 胡锦涛明年访美
(图)
布什今晚抵达北京 中美关系将进入调整期
(图)
中美举行禽流感防控研讨会 将加强防控合作
中美国防部长会谈 中方强调未隐瞒国防开支
(图)
中美纺织品第五轮谈判“取得进展”
中美对加拿大艾伯塔省油砂矿争夺战趋白热化
中美重启纺织品磋商没有任何进展
(图)
中美协定联合防治中国爱滋病增长
(图)
中美关系向积极方面微妙转型
中美百年思想的冲击与撞击
中美关系可望迎来蜜月期?
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
(图)
中美日三国重量级智库人士安全对话悄然进行
(图)
中国军力报告出台-中美博弈
陈用林叛逃︰牵动中美澳三角关系
中美就互发一年多次学生签证达成谅解
中美首次定期高层对话可能在今夏举行
中美律师谈程翔案司法程序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