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胡少江:大选、民主与经济
(博讯2005年5月08日)
昨天,英国举行了全国大选。截至笔者发稿时,绝大多数的选票已经清点。公布的结果表示,执政的工党已经获得英国下院六百三十六个席位中的三百六十个席位,从而赢得了这次选举。由于还有数十张票仍然在清点中,估计工党最后可以获得超六十六个席次的议会多数。这个结果意味著布莱尔首相领导的英国工党将连续三届执掌政权,这在工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博讯 boxun.com)
英国是现代议会民主制度的发祥地,全国大选是这个民主制度的一个核心环节。笔者在英国已经居住了十一年,前后观察了其三次全国大选。由于笔者的经济学家背景,所以在观察大选的时想得最多的是大选所代表的议会民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笔者的母国中国,不仅在执政的共产党官员中间,而且似乎也在越来越多的 “主流”知识分子中间似乎形成了一种“中国精英共识”: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除了得益于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没有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在他们看来,如果中国实行了议会似民主,就会天下大乱,就不会有稳定的投资环境,就不会有持续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中国精英共识”呢?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民主本身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是保障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的权利和尊严。每一个人都有天然的个人权利。在很多时候,为了社会和个人的更好发展,在个人之间的权利产生利益冲突时需要一种妥协机制。民主便是一种契约。人们通过这样一种契约将部分的个人权利让渡给他们认可的政府;由政府去公正地组织社会妥协,从而减少冲突的成本,并取得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这种权利的让渡不是无限的。这种有限性,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政府权利的监督和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可以从他们不信任的政府中收回权利。定期举行的全国大选,就是由人民来决定是继续他们与政府的契约,还是终止与现任政府的契约。
同时,民主和经济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两个重要现象,肯定是互相关联的。但是这种关联的性质绝多不像前面所提到的“中国精英共识”那么肤浅。
毫无疑问,民主会延长经济决策的时间。此次英国大选,所有重要的经济政策都是辩论的热门话题。其中包括英国的房地产交易税、地方政府税、养老金保险、移民政策、中央财政对教育和卫生医疗的投入政策等等,参选的政党对几乎所有的上述经济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实上述辩论并非始于此次竞选,它只不过是议会和民众对这些问题长期辩论的一个继续。这种经济政策的决策方式,的确显得没有“效率”。
但是,对重大经济政策进行长时间的公开辩论却可以减少由于失误带来的重大损失。以中国实行国有股减持政策为例,在二零零一年六月至二零零二年六月的一年期间,前后出台四次前后矛盾的政策,每次政策出台后都导致百分之十以上的股市波动。这种不民主的经济政策决策方式,虽然决策起来十分迅速,但是对一般民众所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其实,以往的大跃进、三线建设等经济决策,都是不民主决策带来经济和社会灾难的有说服力的例证。
民主能够减轻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任何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社会中每一个的切身利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通过一个政策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好处。通过民主的制度来进行经济决策,能够使所有的观点得到最大限度地的体现,从而使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决策者的注意。
因此,那些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人群相对容易得到社会的理解并受到一定的利益补偿。与此同时,对经济政策的公开辩论和民主决策,也使得社会各阶层对政策执行的后果有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对一个政策的负面效果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民主还使得人民有权利以合法的形式对政府的经济方针从整体上进行否决。这样做能够减少由于强烈的不满无处发泄而导致的剧烈的社会动荡。定期的全国大选和政府更换,其实是一种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经济政策上进行妥协和调整,从而回避剧烈的社会冲突的有效方式。
“中国精英共识”的支持者通常会以韩国、香港和台湾的经济起飞作为没有民主经济照样发展的例子;同时也会以印度、菲律宾和拉美等民主国家的经济停滞来论证民主对经济的阻碍作用。其实,这种有选择的列举法是不科学的。首先,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是互相制约的,单独挑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作为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或者结果会掩盖社会发展的真实轨迹。
例如,韩国、香港和台湾以单一民族为主、在经济起飞之前已经具有相对较好教育传统和人力资源、同时得到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冷战中的特殊支持等等,这些都是其经济起飞的有利因素。将其经济起飞归结为集权制度,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同时,假使印度、菲律宾等不实行民主制度,他们的经济可能更糟糕。从整个世界范围内和长的历史时期考察,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的国家大都是民主国家,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中国精英共识”的有利挑战。
——自由亚洲电台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廖建明:港人要继续为民主发声
曹长青﹕「连胡会」损害台湾也损害中国民主事业
杨银波:彻底改革村民自治制度为民主自治制度
党文化的一部分:伪监督和伪民主/古德平
李锐、杜光、李普、胡绩伟、张定:发扬“五四”精神,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
羽林翼:发扬五四精神 实现民主大业
发扬五四精神 实现民主大业
李大立:弃台独,争民主?
孙文广: 自由先于民主
冼岩談腐敗 確證憲政民主頗管用 /張三一言
武振荣:民主不能从零开始
刘荻:致爱国人士和自由民主人士的公开信
民主化、西化和多元文化——党国体制民主化思考之三
民主化、西化和多元文化——党国体制民主化思考之三
江苏荣:政府欠中国人民太多、中国民主改革和历史问题
宪政民主制度的稳定运行依赖于利益和力量格局的双重变化/冼岩
谢小庆:中国需要民主的理由
不以三民主義反攻大陸 國民党必衰敗/劍光
王丹: 连战大陆行应提民主化问题
中国恐网络民主发酵下令版主堵游行信息
刘荻:致爱国人士和自由民主人士的公开信
连战访北京,草根要民主
北京上访村积极耕耘“新三民主义”理念
(图)
中国民主同盟名誉主席费孝通因病逝世
(图)
北大“反日民主研讨会” 国保“光顾”
民主化与“先进性”——党国体制民主化思考之二
网路民主威力惊动中南海决策人
中国民主化究竟能有多乱?——党国体制民主化思考之一
紧急呼吁释放北京民主派赵昕
中国民主党派建议修宪法承认双重国籍
中共在民主上出现松动?
杨天水:向中华君子致敬—新春献给追求自由民主的前辈
中国媒体接连出现支持民主文章
赵紫阳遗愿:中国能够走渐进式民主的道路
赵紫阳去年谈话盼中国走向民主,以免被“革命”
传中国人大代表质疑人大选举不民主
中国在民主法治上走了多远?
北大民主化大字报被就业信息取代
(图)
政文:民主文明自由的国家基本原则是尊重公民的人权、居住权和财产权
政文:重温毛泽东论“拆迁、人民上访与国家政治民主 ”
清水君精神是中国走向民主的一个动力!兰剑
民主诉诸群众运动时最须防备的便是“民主”两字
中国007: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民运
【六四史实】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三)
【六四史实】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四)
【六四史实】 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二)
【六四史实】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 (一)
兰剑:二十一世纪保皇党人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最危险的敌人
美国是民主、自由的保护人
《自由人民中国 》中共有民主吗?所谓农村“选举”真相
[自由来稿]] 中华爱国民主党:近期工作要点
中华爱国民主党:我们的爱国民主行动纲领
清水君:中华爱国民主党党章(征集意见稿)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