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和谐社会能解决阶层对立吗?
(博讯2005年3月30日)
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提出“和谐社会”的口号。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不均衡势态:大陆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实力差别在拉大、南部和北部的经济实力差别在拉大、穷人和富人不仅开始显现,而且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所有这些导致有关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惊呼:避免中国社会拉美化!因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成因、政府权力基础动摇的开始。
毛泽东的“均贫富”政策让中国经济险于崩溃;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口号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大多是毛时代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在穷奢极欲后基本消失在社会的淘汰下;第三代又提出“打造一批中产阶级”,但这些中产阶级不仅相对数量少,占全国人口比率极低,无法完成提升中国社会素质的使命,而且其中部分人竟然与有些官僚形成利益共同体,甚至勾结社会黑分子称霸一方;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和愤怒,第四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出现了。
“和谐社会”听起来很美,可实现起来相当困难。马克思主义指出,自从阶级产生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毛泽东指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讲:“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列宁说:“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的消灭将导致国家的消亡。那么现在的中国社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博讯 boxun.com)
第四代中国领导班子,面对中国社会复杂的情况,面对东西、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面对社会各阶层显现的阶层对立,开始着手解决国内问题,因为,他们意识到,如果不保障每个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在政策和法律上向各种弱势群体倾斜,那么阶层对立就有可能发展成为阶级斗争;可是,面对部分富人的缺乏社会责任感,面对政府官僚人员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求,最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期望自己的权益会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这将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笔者想起毛泽东的一句话:“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现在的阶层对立如果任其发展,我们很快就会发现阶级斗争就在我们身边。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是进入共产主义的过渡期。但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贫穷落后的条件下强行直接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还在自称是社会主义;然而除朝鲜以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引进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笔者有个疑问:我们走的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经济这个鸟巢中,能孵出社会主义社会这只蛋吗?! 邮编:116000大连市西岗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 李 扬
2005.3.29首发于《民主论坛》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李扬:中日两国关系的冬天来临了吗? 李扬:小议催眠术在工作中的运用 李扬:人口城市化的希望在于农民 李扬:邓小平是如何开始改革的 李扬:社会的宽容度,决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李扬:异议者,别让人给你“按摩” 李扬:没有规则的游戏,是危险的游戏 李扬:中国暗中卷入美国攻打伊拉克 李扬:中国高层政治斗争和经济改革 李扬:中国持不同政见者的安置 李扬:中国已经进入疯狂的年代 李扬:再谈中国的私有化之路 李扬:受中国洪水威胁的南边国家们 李扬:建吧,北京,直到迁都为止 李扬:建高楼不如筑庙宇 李扬:漫谈中国领导层的权力制约 李扬:中共政府面临的两次大选 李扬:防共之口 甚于防川 李扬:从吴官正的想法谈起 自由撰稿人李扬失踪二个月 现精神病院「治疗」中 李扬:江泽民的历史问题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