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投资激增羁绊中国经济增长
(博讯2003年11月30日)
欧文(Owen Brown)/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周三称,商业投资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成为中国维持经济快速增长面临的一大挑战。
OECD在最新的《经济前景》(Economic Outlook)报告中预计,由于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减少、出口增长放缓及私人消费支出下降,中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预计2003年增幅为8.4%,而2004年将为7.8%,2005则为7.4%。 (博讯boxun.com)
但OECD警告称,企业投资增长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并增加不良贷款。
OECD的报告称,平衡多余储备及确保贷款稳健增长凸显了中国固定汇率系统引发的困难。
但OECD也清楚,中国迈向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及人民币资本帐户可兑换的进程将取决于金融及银行系统更为深入的改革。
低通货膨胀、经常项目盈余收窄
OECD的报告预计,中国2003年经常项目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由上年的2.9%收窄至1.2%。
预计2004年该比率将进一步降至0.6%,而在2005年可能才扩大至1%。
由于从2004年1月开始将下调出口退税,预计2004年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有某种程度的放缓。
但预计出口将于2005年出现温和反弹,因为届时纺织品出口配额制度将被逐步废除。
预计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将维持温和水平,预计200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将由2003年的0.6%增至1.0%,2005年则将为1.5%。
道琼斯通讯社26日
(博讯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五岳三山:经济、金融、社会濒临崩溃--“中华民族 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中国经济时报:当局应交代买春事件 中国金融寡头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美:经济代替得了政治吗? 迈克尔·塞思特:依赖中国经济有风险 《经济学人》:竞争可令日本重生 高盛看好中国经济 数据不全 成为中国掌控经济状况的障碍 柳三禅:经济统一 兰辛珍:引起争议的中国经济 章家敦:中国脱缰经济 灾难收场 百富勤看好中国今年经济成长 两个园区的故事◎台湾《经济日报》社论 老笨牛:中国当前若干重大社会理论问题及政治经济发展态势 纽约时报:中国经济成长加剧温室效应 北京专家提出温和调控经济政策 世行经济学家:中国尚未准备好采取灵活的外汇政策 美刊:经济统合将降低两岸政治摩擦 经济新闻乱套与造假 ⊙卢世祥 中央经济会议关注农民负担(图) 中国经济发展付出破坏文化遗产的代价 中国经济时报质疑“报道拆迁属泄密”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座谈会 征求经济社会发展意见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开始降温 中南海经济智囊人物(续) 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引人注目 中川国际董事长安国胜涉嫌经济案件被司法限制 世界经济论坛会议黄菊蓦然离席 中国借世界经济发展大会鼓吹国际经济新秩序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研讨中国经济 中南海经济智囊人物 中国在经济稳定和增长中寻求平衡 贾庆林:两岸经济为重 符合人民本意 中国国家统计局经济增长数据遭质疑 温家宝:透过平等协商 中美经济可双赢 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年秋季报告摘要 人行料大陆明年经济降温(图) 陈邈:潘岳论环境显现大陆经济模式深层危机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