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瞭望》贸易战推演 最怕金融骨牌效应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7月17日 转载)
北京城中,这几天流言满天飞,都涉政治,而这政治都由中美贸易战触发,是因其未战先乱而来。
有关中美贸易战,表面上看去舆论一律,平安无事就等美国投降了,实际上在社交朋友圈中,有各种各样的议论风生。又有人说,中共领导人也被舆论一律给带错了路,如果不看“北林清李”的报告,而是深入到学界经济界的朋友圈,至少不至于有如今的手忙脚乱。
这“北林清李”说的是北大的林毅夫、清华的李稻葵,这二位都是人称可进“南书房”的顶层智囊,又都对中美贸易战有研究报告上呈,今上用没用、用多少要靠猜,但在学界二人的观点则受到批判。
虽未及王沪宁命好,北大的林毅夫也算三朝智囊了。他新近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同事王歆联署一篇,据说在进言后圈出来公开发表,其题目是“美国自身才是其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源”。
文章中林毅夫的重要发现,是他们二位基于数据的研究成果: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根源本质上在美国自身。美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不会改善其贸易逆差,也无助于改善其国内就业。美国如试图改变对中国贸易逆差状况,需要其自身的转变与结构调整。
有人认为林毅夫这次扮演数据分析派,虽然结论可商榷,但还是想以理服人的。也有人认为,贸易战已开打,林教授的宏文来得已迟,无参考价值和应对之策,只能用来安慰。
有应对之策的是清华李稻葵的大作。李稻葵本朝当红,现在主持着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近日新鲜热辣发布的清华中美经贸关系战略报告,就由他牵头撰写。
李稻葵的报告有2万多字,引起人们兴趣的,不在于分析贸易摩擦的根源:是两国国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不在于提出的底线思维,是中美经贸关系不会走向全面对抗;更不是因其提交的应对之策,是战略定力、以斗促合、苦练内功,反而是其报告中一些细节,比如建议中国制裁苹果来进行反击,以及开征房产税来备战。
对北林清李之批评甚多,不好列举,但还有位前金融官员现在以学者身分的讲话,受到经济界和学界的高度评价,主要在于其讲了真话。
这位前官员是前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经常以学者身分发言,前些天学院举行毕业庆典,吴院长有番对学生的毕业赠言,好多人竖指称赞,她一连自问自答三个什么是大势。
一、大势是全球化形成的国际产业链分工之势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产业链的布局变化,这就要看哪个国家能顺应形势、在现有秩序规则下提升自我,谋求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或恰当的地位;二、大势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才能提升中国人的民生福祉;三、大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但更受到称赞的,是吴晓灵讲话公开发表被删的一段,朋友传来这段全版版本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逐渐减少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减少也是未来几年的新常态,货币继续大规模增发会加速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加速美元外汇储备流失,保住外汇储备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能继续稳定执政的第一根基。”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央行收紧货币供给是迫不得已的举措,过程也是痛苦的,金融泡沫,甚至房地产泡沫都有可能会被引爆,近来股市持续下跌就是最敏感的金融市场做出的率先反应。
来源:世界新闻网
(博讯 boxun.com) 26400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