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贸易战:中国掀桌子,老百姓的利益散落一地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6月18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作者:暴风雨Z
中美这场贸易战越打越玄,美国放出风声说要针对中方重要工业产品开一份500亿美元的制裁清单前。中国贸易代表就急忙赶赴美国,说不要制裁了,不就500亿美金的制裁额嘛,我直接花700亿美金买你的能源和农产品,这事就过去了。否则,即便之前已经达成的协议,都一并作废,这听起来像是要掀桌子了。
贸易战打着打着,似乎已经不单单是钱的事了,中国不保顺差,你开500亿,我倒贴200亿,直接给出700亿。有趣的是,美国也不要平逆差了,毅然开具了制裁清单。中国政府终于神气了一把,果断甩手一掀,把谈判桌给整翻了。
不仅撕毁先前已达成的项目,还立马还以颜色,开出了针对美国农场品、水产品等500亿的制裁清单。
这说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经过多个回合后,终于接近了高潮,开始就核心利益展开了博弈。很显然,这500亿清单内容就是核心利益之一,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简单说就是制造业的智能化。众所周知现在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类即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全世界都在抢滩部署制造业智能化。
中国政府2015年就将工业4.0制定为国家级战略目标,我估计权贵资本都在押宝这一块。早几年就已经进行人才部署,送去西方留学,学到技术再回来。
不过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智能化程度还是不太理想。前段时间看到不少视频,美国的机器人都可以翻跟斗了,机器狗活灵活现,披一身皮简直跟真狗没啥两样。可中国的机器人连抓个杯子都困难,相差不是一点两点。
但差距问题也并非无解,关键看谁抓住了市场,就可获得发展的契机。比如以汽车工业为例,吉利虽然落后宝马很多,但若是吉利的订单已经排到十年后,而宝马却一份市场都没有,那么吉利在未来十年就有赶超宝马的机会。
中国政府在智能化领域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但是国家资本主义还是非常恐怖的,举国体制可以扭曲任何市场。比如前些年欧美光伏市场需求升温,中国政府为了赚取外汇,就疯狂补贴国内光伏企业,我们这边眼镜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都被政府动员起来去搞光伏,帮政府去赚外汇。
在这样的举国体制下,中国光伏产业理所当然爆发了,几乎98%的产品都出口欧美,而且全部廉价倾销,差不多垄断了欧美市场。但今年开始欧美光伏市场已近饱和,赚钱效应大不如前,结果前段时间政府下发了光伏行业限规模,降补贴的531新政。
于是国内190多家光伏企业联名上书国家能源局,意思就是政府不能卸磨杀驴。国内的光伏市场远不如欧美国家成熟,而且行业本身很难再转型,补贴一断基本没活路。这也是扭曲市场的代价。
这回的中国制造2025,套路基本一样,都是用财政补贴出口,尽可能地抢占欧美市场。不过目的完全没这么简单,因为制造业智能化是时代趋势,它不单影响经济,甚至直接影响政治。
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几乎所有劳动力密集的产业都将面临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大规模的下岗潮无可避免。当劳动力不能创造价值的时候,人类的政治形态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自己身处的政治环境未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恐怕是要堕入黑暗的深渊···
现在谈这个可能还为时尚早,其实美国方面还算宽容,因为提高关税并不意味着将你赶出市场,他不过是在抵消这边恶意补贴的部分,而我们却是直接关起门来不让人家进来。所以,最关键的问题,这是人家的市场,是我们要抢占他们的市场,而我们自已的市场,因为关起门来搞垄断,早被政府自己给玩废了。
就在川金会期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管清友就高调发文,说中国将结束重商主义的经济路线。如果我没记错,他应该是唯一一个承认中国是重商主义的专家。
这重商主义其实是落后的象征,它是初级资本主义早期的经济纲领。其哲学理念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关税壁垒垄断国内经济,然后不断扩大出口,追求贸易顺差最大化,如此便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说得通俗点,其本质就是利益集团垄断国家资本,然后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不断赚取海外顺差。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这样,当年西方列强就是沿着这种经济理论,才开启轰轰烈烈的殖民扩张。
因为资本主义逃不出周期性危机的宿命,一旦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整个经济体系就会崩塌。所以那些年的帝国主义列强,都被逼着发了疯似的扩张市场,并发展殖民地。结果帮忙打开了满清政府的封闭大门,还掳走了不少非洲黑奴做廉价劳动力,同时也为全球化打下了基础。
后来直到市场枯竭,重商主义终于难以为继,最终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酿成世界大战。西方国家这才顿悟,掠夺市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开启修正资本主义,培养本国的消费市场。
消费需要钱,因此要给劳动者丰厚的报酬。不仅如此,还要让劳动者的消费无后顾之忧,于是又建立社会福利机制,承担起社会的教育、医疗、育儿、养老等公共责任。而西方社会,也因此出现了一批批发达国家。
现在的中国,无疑就是初级阶段的资本主义,被重商主义信念支配,把国内变成掳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殖民地,而高消费的西方国家,则成为理所当然,赖以为生的消费市场。
其实一开始,我对贸易战期望挺大,因为这将是扭转中国经济路线,转型为发达国家的关键。而且美国都提出了镜像关税,就是要求中国的关税与美国那边一致,那边收多少这边也收多少,并要求中国取消关税壁垒。这些无疑意味着重商主义体系的瓦解,所有海外廉价商品都将会汇聚到中国来。中国也将逐渐摆脱生产型国家,慢慢转为西方国家那样的消费型社会。
后来随着贸易战的升级,这边也确实不断传出好消息,增值税降了,汽车关税降了,部分母婴用品,药品等等,都直接零关税,无不利于民生发展。如果顺利,接来下就应该是开放自由贸易和提高国民待遇了。所以这场贸易战不是不该打,而是打晚了,最好直接把中国打成“美国”。
当然,现在从他们掀桌子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了,因为挑战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无异于与虎谋皮。重商主义要以垄断国内经济为基础,如果中国真的被打成“美国”那样的市场经济,那么对既得利益者来说,他们更乐意一拍两散。
所以,这贸易战不单单是中美政府之间的战事,同样也是中国人民与国有资本的利益之争,因此中国政府一掀桌子,老百姓的利益瞬间散落一地。就这些满嘴獠牙的人,还成天满口的为人民服务呢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 46713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