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当年在正定“扯开嗓门喊人才” 请看博讯热点:习近平观察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3月29日 转载)
与人交友,贵在相知。习近平对知识界的朋友,是知其才,敬其才,用其才。
1982年,根据习近平的提议,正定对全县知识分子进行3次大普查,对各行各业技术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对23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和工作经历进行分类与汇总,建立了正定有史以来的第一本“人才账”。习近平还撰写了一份面向全国的“招贤榜”。1983年3月,正定颁布了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以大布告形式在各生产队、机关、学校、工厂张贴宣传,以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3月29日,“九条规定”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以后,在河北“一石激起千层浪”,并在全国引起反响。全国各地人才开始关注古老的正定,许多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到正定工作。正定当年就引进各类人才46人,在一年多的时间招来了科技人才257人。
在这期间,流传最广的是习近平“扯开嗓门喊人才”的事。
武宝信是石家庄机床附件厂的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三露”(粉刺露、亮肤露、增白露)等医用化妆品,当时畅销全国。然而,厂领导对他有不同看法。武宝信了解到正定县重视人才,便让人捎信,表示愿意到正定工作。习近平知道后,立即决定把他吸引到正定。那是1983年初,在忙完一天工作后,习近平带着县长、副县长来到石家庄市桥东区谈固小区,想要拜访武宝信。但一个小区几十栋楼,他们找了一栋又一栋,问了一家又一家,没人知道武宝信住在哪里。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习近平竟扯开嗓门在小区楼下大声喊了起来,“武宝信!武宝信!······”宏厚的声音在寂静的冬夜里回荡。武宝信在家里听到后赶紧跑了出来,将习近平等人迎进家。茶热语灼,赤诚相见,他们一直谈到天色将白。武宝信当场接受了习近平的邀请,将自己研制的医用化妆品项目带到正定,一年就赚到30多万元利润。
(博讯 boxun.com) 4811300
|
|
|
|
|